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

(2018-12-04 14:56:44)
标签:

教育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

石门一中  李承虎(13407365329)

 

一、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通过对典型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对氧化剂和还原剂这一矛盾体的学习,具有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3.通过“思考与交流”、“问题探究”等活动,增强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学习,初步形成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流程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思考】: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思考】:CuO+H2Cu+H2O,Fe2O3+3CO=2Fe+3CO2↑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讲述】 复习初中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通过举例,说明初中的分类方法存在局限,引出新的分类方法的必要性。

 【思考】CuO+H2Cu+H2O初中学过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该反应中两种反应物质分别发生什么反应?

【分组讨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为什么?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讲述】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作为矛盾的共同体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发生,这类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探究】: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请分析下列3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2CuO+C=2Cu+CO2    H2O+C= H2+CO    CuO+H2=Cu+H2

学生】标化合价,思考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的关系 从化合价升降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与思考】Fe+CuCl2=Fe+CuCl2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
学生】练习、思考、交流

教师】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外部特征及判断依据

板书】一、氧化还原反应

1. 定义: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 特征: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练习】学生练习、回答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反应

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哪类反应

2H2+O2===2H2O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CaO+H2O=Ca(OH)2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2KClO3=2KCl+3O2

 

 

CaCO3===CaO+CO2

 

 

Zn+2HCl=ZnCl2+H2

 

 

Fe+CuSO4=FeSO4+Cu

 

 

NaOH+HCl=NaCl+H2O

 

 

BaCl2+H2SO4=BaSO4↓+2HCl

 

 

【思考探究】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类基本反应的关系?

【学生归纳】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

思考】有单质参加或者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讲述】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我们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但是要抓住氧化还原的特征。

【问题探究】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本质原因是什么?(阅读教材36页)

教师】幻灯片投影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结论】教师板书: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

【板书】双线桥法表示电子专业情况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师讲述】双线桥法使用的注意事项

【练习】3. 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分别是什么元素?并用双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情况。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1)Zn+CuSO4ZnSO4+Cu

2) Fe2O3+3CO=2Fe+3CO2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3)MnO2+4HCl(浓)=MnCl2+Cl2↑+2H2O

【教师】讲评练习纠错,强调注意事项。

课堂总结结】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本质
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
作业教材P381、5、6
三、教学反思

我选择的这节课属于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感知在学习过程中要正确恰当地看待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形成辨证唯物主义观,这节课是在复习初中接触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让学生们知道,初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只是从形式上划分,并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然后从化合价的角度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最后从本质上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从这节课目标的执行情况来看,应该达到了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的初中知识入手,学生便于衔接和学习,然后根据具体的反应来分析,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同时在教学中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总体来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有点平淡。对于概念的教学逻辑性和概括性很强,学生很容易觉得枯燥。。课的导入不够精彩。

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和组织学生讨论“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等内容,让学生学会联想,类比,分析,迁移等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讨论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留出时间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练习巩固,小结等,通过提问与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以知识层次结构为基础,通过分析,讲解将老师的认识转化为学生的认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本教学设计过程中还采用图像演示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学生的兴趣,降低教学的难度,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教学中采用问题引导学生,明确化合物形成过程中电子转移情况,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氧化还原微观本质。设置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课不仅讲究科学性,还讲究艺术性。教学的路还很漫长我必须多加强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同时要向其他老师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