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的教学设计

(2018-12-04 14:36:48)
标签:

教育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中提到“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本节从分类的角度出发,安排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这两部分内容。“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是新增加的一部分内容,是伴随化学新课程应运而生的。

教科书通过“图书馆中陈列的图书”的图片,使学生直接感受分类的标准和分类的好处。通过“思考与交流”栏目中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使学生感悟到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为了使学生能够运用分类法进行学习,教科书又列举了“交叉分类”和“树状分类”这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并安排了“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这两种分类方法的了解,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掌握方法比死记硬背更有效”。同时也复习了初中学过的知识,对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个比较整体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从多种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这两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3)能够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类别把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讨论和交流等学习方式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感悟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体会到在对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分类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会更简便、更加事半功倍。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质的分类

难点: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5、课前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引入】

1、【视频导学】垃圾分类(多媒体视频)

2、【图片导学】实验室药品摆放、图书馆中的书籍、超市里各种商品等图片。(多媒体展示图片)

3、【游戏导学】15秒中,你能记住哪些呢?(多媒体展示内容)。学生回答。

4、【提问】为什么我们很容易就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或者是迅速挑出所需要的商品、信息呢?

【提问】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的方法?

【总结】在我们接触的事物中,应用分类方法的例子很多,分类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

【提问】那分类的目的是什么呢?

【思考】没有分类的世界是什么模样?

【提问】怎么分类?按照什么标准?通过分类了解了事物的什么信息?

【板书】§2.1 物质的分类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交叉分类法

【讲述】这样分类之后,我们了解了事物的一项信息。

【提问】如果还想了解事物的更多信息,怎么办?

【投影】姚明、罗纳尔多、田亮、刘翔四名运动员,对其进行分类

【提问】这样的分类,比起之前的分类法有何不同之处?

【提问】为什么会获得更多的信息?

【讲述】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我们需要认识的物质也很多。要研究物质仅只知道物质的一项性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获取事物的多方面信息,如何获得?

【学生思考、回答】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它

【思考】对于Na2SO4 Na2CO3K2SO4K2CO3 这几种盐要如何分类? 

【学生回答】从阳离子的角度分类Na2SO4Na2CO3是钠盐,K2SO4K2CO3是钾盐;从阴离子的角度分类Na2SO4K2SO4是硫酸盐,Na2CO3K2CO3是碳酸盐。

【讲述】现在我们一起回顾初中学过那些有关物质类别的概念?

【学生思考】学生讨论。

【讲述】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酸、碱、盐、氧化物,请大家用已有知识对上述概念进行分类,并用图示把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的教学设计【投影】

 

 

 

 

 

 

【讲述】大家看,我们对物质进行了分类,像这种分类方法我们称为树状分类法。在纯净物中按组成元素的异同,可以把它们分为单质与化合物;在单质中可按性质的差异分为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在化合物中,可按组成的差异分为酸、碱、盐、氧化物。请同学们分别举几个例子填在书中25页。

【提问】如果我们再继续分类的话,还可以怎么分?

1:氧化物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酸可以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碱可以分为强碱和弱碱,盐可以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2:氧化物还可以分成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酸还可以分成含氧酸和无氧酸。

树状分类法可以清楚地表示物质间的从属关系。

【讲授】很好,那我们发现树状分类法有什么优点吗?

树状分类图分类原则: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板书】2、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练习】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的教学设计 

 

【讲授】3、分类法的应用

(1)同类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举一反三。

(2)对不同类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

(3)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各类物质之间的联。

【投影】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的教学设计 

 

【学生练习】一名学生到黑板上书写。

【讲授】教师讲评答案。

【投影】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的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学生找出相互关系。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的教学设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