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

(2024-04-01 09:21:07)
分类: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本节课是北师大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为了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我将视野拓宽到生活的空间,重视现实世界中有关体积和容积的问题,把它们作为教学的基础。学生在他们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经验,教学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在本课学习中,利用直观教具演示、动手实验贯穿整个课堂,并且在动手实践中,处处有猜想,处处有学生间的交流合作,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由于体积与容积的教学知识点较为单一,但却比较抽象。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意义、区别及其联系,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实验操作活动来开展教学。

      1.导入部分我紧紧抓住学生生活中有比较物体大小的习惯,出示四个大小对比鲜明的水果,自然导入到物体大小的比较之中,使课的导入自然而顺畅,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暗藏了物体的大小,是指它们的体积谁大谁小,与本课教学内容紧密相扣。

      2.教学过程中由几个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组成的,通过观察水面升高来理解铁块和梨占有空间,再通过水面上升高度的不同来理解同等质量的铁块和梨占的空间有大有小,进而区分体积与质量。然后问:所有的物体都有体积吗?液体,比如水。气体,比如空气,是否有体积呢?这样的设计的意图是打破学生的定向思维,通过学生的观察得出瓶子里装了满水,空间被水占了;吹气球,气球鼓起来了的现象说明它们是有体积的。这样的过程,学生就非常容易的理解了体积的概念。

      3.这节课充分地体现了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比如摸物体、比划物体的体积、捏橡皮泥等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把现成的数学,变成了活动的数学。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充分的操作感悟,通过对比思考,经过思维提升,才能得出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以及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是有多有少的,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叫容器的容积这些重要的数学知识概念。只有充分理解了体积与容积的真正意义,学生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些数学概念。

这节课的容量相对较多,一节课下来,时间还是有些不够的。尤其是在体会物体体积与容积的区别和联系时,由于时间仓促,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操作和思考时间,知识点基本上都是教师连拉带拽引出来。可见,学生的空间想象还是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升华。

      人们常说,教学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确实需要融入教师诸多的个人经验,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再创造,同时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方法与策略。又一次让我想起那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在求索中同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