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彦皓(可信财商):国家正在构建鼓励年轻人生育的社会环境
国家正在构建鼓励年轻人生育的社会环境
文\丁彦皓-可信财商、珂芯资产
一、打通底层社会进入上流社会的通道不但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而且还能维持社会稳定
一千多年来,科举制度是中国社会总体稳定的关键,自隋文帝创建了科举制度,李世明将其规范,且制度化推行后,历朝历代都在严控科举制度的公平合理。一方面,历朝皇帝都期望通过科举制度选拔治国理政的人才,另一方面打通底层社会通过科举阶层突破的通道,以确保社会的稳定。
就是因为科举制度的存在,让出生底层的有志青年看到了挤入上流社会的机会,相对造反,通过科举获得权力的成本与代价更低。1905年,慈禧在未设置替补机制的前提下,盲目的取消了科举,让底层有志青年彻底丧失了进入权贵阶层的希望,最后导致全国狼烟四起,加速了满清的覆灭。
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为各阶层,尤其是底层社会提供了阶层突破的机会,让社会形成通过读书分配到社会发展红利的意识。最后让诸多出生底层社会的群体通过高考实现了自身潜质的最大化释放,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二、国家已经开始构建鼓励年轻人价值最大化释放的社会环境
但是任何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必然陷入阶层固化的困境,中国依然不例外。最近几年,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的趋向越来越明显,高房价、学区房、高额教育与医疗让没有背景的年轻人彻底的失去了仅靠自身努力而改变命运的意图,不得不躺平。
让年轻人失去奋斗的动力,彻底躺平是一个社会走向衰落的前兆。良性运作的社会必然会给年轻人无限的希望,让其有机会通过努力改变自身的命运。一旦现实生存的困难超出年轻人自身潜质的上限之后,社会的进步必然嘎然而止。
而评估一个社会进步的另一标准则为权力是否服务于社会的利益最大化,能够凌驾一切利益集团之上实施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腾挪。从目前看,在大国间,唯有中国具有这一条件。
基于此,国家已经开始逐步打破限制阶层固化的壁垒,持续构建鼓励年轻人价值最大化释放的社会环境。
三、年轻人不愿意生育的关键是自身的生计都难以得到保障
其实,对年轻人而言,不怕吃苦,但最怕的是没有机会与看不到希望。在传统社会中,年轻人的价值最大化需要加入一个组织,成为其中的一员。而在自媒体与物流低成本便捷的时代,年轻人的创造力完全可以通过自媒体全面释放,降低了创业的成本,使其更易成为超级个体。
但是,即使如此,高房价、学区房、高昂的教育与医疗已经远超年轻人努力的上限,现实迫使其不得不躺平,甚至放弃生育。这不符合人性使然,生育是人的本能。不爱孩子的人通常都是没有生过孩子的,新生儿出生率低的关键是年轻人自身的生计都难以得到保障。
所以,鼓励社会生育的关键是降低年轻人的生活成本,给其基本生计给予保障,尤其年轻人通常面临职业不稳定与无力确保最低生计的背景下,低生育就成了社会所面临的必然困境。
之所以以前家庭生育孩子较多的关键是生存的最低标准极低,一般只要确保基本的温饱即可。尤其在我小时候,西北农村已经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宅基地政策,每家都能够以此维持基本的生计。而读书的成本更多是象征性的,医疗几乎没有,最多也就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所以一般家庭都愿意多生几个孩子。
但是,现在都市的年轻人不但没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且还要面临根本无法突破的基本生存保障,自然不愿结婚、生育,只能勉强维持自身的基本生计,躺平了。
四、国家开始打破遏制年轻人生育的最大障碍,降低年轻人的生存成本,鼓励生育
基于此,国家开始打破遏制年轻人生育的最大障碍,降低年轻人的生存成本,套路如下,即
1.
2.
3.
4.
5.
6.
7.
但是,目前还缺少对婴幼儿与儿童的抚养补助,即按期向抚育婴幼儿与儿童的家庭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降低其家庭开支。
五、结论
社会不愿生育的唯一原因就是年轻人的生计无法得到保障而不得已的选择,但目前新生儿出生率下滑已经成为遏制国家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不带“之一”。如果目前国家不及时遏制新生儿出生下滑这一不利因素,今天的日本就是明天的中国。
一个没有人的经济发展注定是个伪命题,所以鼓励生育必然是下一个时代红利,这或许也是社会赋予年轻人的一次机会。
虽然政府在持续推进,但貌似目前依然不受社会与舆论的过度关注,或许这又是另一次的阶层固化。
可信财商-所有评论都要对投资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丁彦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