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丁彦皓(可信财商):耐心和定力能够让股市投资中的“不可能三角”变为“可能”

(2022-08-09 23:49:05)

耐心和定力能够让股市投资中的“不可能三角”变为“可能”

\丁彦皓-珂芯资产、可信财商

一、投资的成就主要取决于自身独有的价值体系

在股市投资中有个“不可能三角”理论,即投资无法兼顾确定性、景气度与估值。确实完美的投资机会都存在于行情过后的复盘过程中,但更多是懊恼型的“悔恨”,而非通过前瞻性预判精准的掌控时机。

笼统的说,投资就是排序与取舍,将不同的板块、行业与个股进行内在价值与估值的排序,择优而选。但是投资最大的魅力就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导致其难以完全用数据进行拟合,在关键时刻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取舍,这是决定不同投资人之间存在差异的关键。

股市投资人能力的形成与将军的培养极其相似,必须经历长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积累,但是最终能否取得成就还需基于自身独有的价值体系,这也是很多人无论如何学习和实践,但最后都碌碌无为的主要原因。

一个人的价值体系取决于个性、生活经历、知识积累以及身体健康等,这直接决定世间绝对没有两个人的价值观完全一致。

诸如我断然无法走捷径,很多事别人一把就能够做成,在我这里就需要折腾十年,最后形成了“结硬寨、打呆仗”的行事风格。时间一长,耐性和定力成了我做任何事最关键的能力,最后衍生到投资中,无形中成了极大的优势。

二、必须在确定性、景气度与估值三者中舍一取二,断然无法三者兼得

理论上,投资人通常关注三个因素,即

1. 公司成长的确定性、空间乃至护城河,具体体现在DCF模型中,优质标的一定能够确保持续且稳定的高速增长

2. 估值,理论上评判估值最好的指标是股价与DCF模型推导结果的对比,但是DCF模型的人为假设太多,以致于推导结果与事实严重偏离。因此市场惯常结合标的的成长性使用PE、PEG等相对指标

3. 短期的景气趋势,也就是资金共识性流入推高股价,即炒作的热度,再好的标的不受资金共识性集中炒作,股价依然半死不活,甚至持续下跌

确定性、景气度与估值三者构成了投资中的不可能三角,最理想的投资体系是三者兼得,但这仅仅是个理论,现实很难掌控

确定性完全能够通过研究得出,通常评判确定性有五个标准,即

1. 净利润是否持续增长,且增长稳定

2. ROE或ROIC是否能够高于行业平均值与一定的阈值

3. 标的所处的潜在市场空间是否具有天花板

4. 标的是否储备第二增长曲线

5. 标的的市占率是否稳定,甚至增长,这取决于标的所构建的护城河

理论上,最好的估值是股价与DCF模型论证值的对比,但是DCF模型中的若干参数是人为主观预判的,最终会影响到论证结果,实用性不强。因此,一般估值都是在评估基本面改善的前提下,选择PE、PS、EV/EBITDA等相对指标。

表面看,景气度是资金共识性密集流入推高股价的行为,但是决定景气度的潜在因素有行业前景、国家产业政策、监管态度、舆论动向以及分析师等。虽然景气度更多是概念炒作,但是概念总体需要自圆其说,否则就是逆势操纵股价,引来监管的铁锤。

三、通过研究储备低估的优质标的,然后让时间与耐心来兼顾景气度

由于人的本能不愿意接受长期逻辑,而是趋向短期结果,最后就形成了板块轮动,即赛道选择。板块轮动确实能够提高受益率,但是如果前期没有研究积累,仅根据舆论热度与股价走势选择板块轮动,必然会沦为高位接盘侠

舆论通常都是滞后的,一方面赚钱的道道没人主动讲,另一方面舆论都是人云亦云,无法在行情孕育期就能够精准的预判到机会。

而在行情末期,一般机构等前期布局的资本需要忽悠散户高位接盘,刻意煽动舆论,另外股价也走出了赚钱效应,极易引起舆论哗然。但是最后的买单者必然是研究不充分,认知不高的散户。

长期确定性不强,但是景气度极高的标的通常估值都极高,严重偏离内在价值,盲目跟风买入,极易高位接盘,得不偿失。

所以理性的选择是低估值,但必须在长期确定性和景气度之间的做取舍。但是低估值,且长期确定性不强的标的则意味着基本面没有改善的可能,股价上涨仅凭资金推动,不可持续,二次上涨的概率极低,所以不予理会。

而低估与长期确定性强的标的一定会吸引资金的共识性流入,即景气度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所以理性的投资人都会前期放弃景气度,通过大规模的研究储备系列低估值的优质标的,然后静待市场的演变

一旦景气度回升,则第一时间买入,这就意味着通过研究储备低估的优质标的,然后让时间与耐心来兼顾景气度

四、只要是低估的优质资产,即使股价下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基本面的持续提升,股价必然会回调,甚至被高估

人的本能是倾向于很容易的立即赚大钱,表面看,股市也契合这一人性的本能,但是忽视研究储备,未有逻辑性的投资体系做支撑,仅靠舆论和盘面动向追涨杀跌,运气好,赚点钱,运气差,前面赚的钱必然会全吐出去

股市是投资,而非赌博,虽然有套利与财富零和博弈的空间与可能,但是必须时间的沉淀,让市场有个发现与公允价值的过程。所以曾国藩那套“结硬寨、打呆仗”的套路在股市屡试不爽。

另外股市投资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兜底,股价波动受太多的因素影响,上蹿下跳的,一旦买入,几乎就失控了,轻易止损,则意味着大概率会把暂时的回调沦为永久性的损失,是把双刃剑。

但是,只要是低估的优质资产,即使股价下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基本面的持续提升,股价必然会回调,甚至被高估。但是,耐心与定力需要价值观与研究能力做支撑。

人的本能是对负面冲击加倍反应,即一旦遇到回撤,必然会持续质疑与自我否定,最终会提前变现退出。显然这是研究不到位,对标的内在价值研究欠缺以及对股市运作逻辑理解较浅后的本能反应。

在股市面临回撤是个客观现实,根本无法防范。试图躲过每一次回撤的买卖最终是以丧失既定目标收益为代价的止损只是基本面发生根本性变化后的选择,在基本面持续向好与估值较低时,对股价波动不予理会是最佳选择

其实,“善弈者,通盘无妙手”,没有不用付出就能够立即持续赚大钱的套路,在股市依然适用。股市是投资,而非赌博,在确保持续稳定盈利的前提下,必须兜底。如果仅凭感觉的追涨杀跌,运气好赚了,运气不好,前面赚的钱却被亏回去了,无法积累。


 丁彦皓(可信财商):耐心和定力能够让股市投资中的“不可能三角”变为“可能”


可信财商-所有评论都要对投资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丁彦皓 博士、博士后,专注资本市场,聚焦权益投资、资本运作、大宗期货、期权以及宏观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与投资,关注国际关系、历史、哲学与宗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