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凝:我的奋斗之路(174)与朝鲜学员

(2023-02-19 16:49:51)

我的奋斗之路(174)


方永硕和江学哲,欲购买中国果树。

我去邮局帮订购,期刊款分文未收。


174、与朝鲜学员

 

     8月9日上午,我正在阅览室给报纸上架,忽然听到几句不太纯正的英语,紧接着进来两位个头不高的年轻男子,一位穿着深靠色的衬衣,另一位身穿蓝白相间的短袖体恤衫。
    当时我儿子正放暑假,在我们图书馆阅览室里看书,他看到这两名男子,大概意识到这是朝鲜学员,他站起来很有礼貌地对两位男子说:“Borrow some books?”
    那两位年轻男子回答说,“Yes.”
    经过我儿子和他们交谈,得知他们俩想买2002年的《中国果树》,我告诉他们图书馆的藏书不能买,只能借。尽管我在1992年英语就过了公外四级,但是口语和听力却远不及我初中刚毕业的儿子,如果当时我儿子不在场,估计我和他们沟通会有一定困难。最后,他们借了几本果树杂志,在书后卡上填上了姓名,写的是汉语,这时我才知道他们俩一位名叫方永硕,另一位名叫姜学哲。
    下午我遇到了培训班的一位工作人员,他问:“那两个朝鲜学员在你们图书馆复印《中国果树》了吗?”
    我说,“他们没说复印,说想买,可是图书馆的藏书不能卖啊!”
    那位工作人员说:“他们想在培训班复印,可是一本杂志复印费得五六十元,免费复印培训班没那么多费用,让他们俩交钱实在是不好意思,我就让他们俩到图书馆去复印。”我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培训班的另一位工作人员说:“你可以从《中国果树》编辑部给他们俩订购。他们俩人生地不熟,让他们去邮局订购肯定有困难。”
    当时我已经从栽培生理室调到图书资料室工作了5年,订购期刊杂志早已是轻车熟路,这种事对于我只是举手之劳。于是当天下午我就为他们俩订购了《中国果树》2002年第1期,每人一本,每本4元,邮费2元,一共10元钱。这两位朝鲜学员要给我钱,我说:“No,you needn’t.”
    8月23日,《中国果树》2002年第1期邮到了,中午我去培训班给方永硕和姜学哲送书,他们俩还想各订购一本2000年第1期《中国果树》,我又去邮局订购了一次,他们俩又要给我10元钱,我仍然没要。
    9月6日,《中国果树》2000年第1期邮到了,我去培训班给他们俩送书,他们非常高兴。在这期间,我儿子已经和他们俩混得很熟了,方永硕和我儿子到我们家去过一次,我儿子还送给他们俩和培训班其他学员每人一副齐白石的宣纸画(是印刷品,不是真迹)。
    9月7日,学校放回家周,我儿子陪同两位朝鲜学员去碣石山市场购物,他们俩花20元钱给我儿子买了一件白色的半袖体恤衫。我说:“你怎么能要人家的东西呢?”
    我儿子说:“我再三说不要,可是他们俩执意要给我,我实在是推脱不了(liao)啊!”
    9月8日是星期日,在我的办公室,我和儿子同方永硕、姜学哲会晤了大约一个多小时,这时我才知道他们俩同年龄,都是1970年出生的,姜学哲的生日刚过,是8月31日;方永硕是12月4日的生日。我对姜学哲说:“Happy Birthday to you!”
    通过交谈得知:他们俩都是朝鲜农业部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俩离开办公室时,我给了他们每人一本新出版的《河北果树》2002年第4期,他们俩连声说:“Thank you very much!”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