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掩没在岛城里的古迹(28)总督府屠宰场

(2022-03-13 08:51:27)
标签:

岛城里的古迹

总督府屠宰场

市南区观城路

埃格布雷希特设计

青岛肉类联合加工厂

分类: 岛城寻踪

掩没在岛城里的古迹(28)总督府屠宰场

说起位于青岛市南区西部的观城路,论“年龄”可是够长的了!因为此路修建于德占早期,至今已经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在那个时候它有着另外一个名字叫“屠宰场路”。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里坐落着德国人修建的青岛历史上第一座现代化屠宰场。

德国人建的屠宰场有一个复杂的名称“总督府屠宰场和生物化学制药厂”,一般简称为“总督府屠宰场”,青岛民间称之为“打牛房”。早在1899年的秋天,德国人就把在青岛修建一座屠宰场写入了当时的一份殖民地政府报告中。

掩没在岛城里的古迹(28)总督府屠宰场

为了符合卫生需求,胶澳总督府将屠宰场建在原清朝骧武营军营(今市公安局)以西的海岸边。这里位于青岛火车站西侧,交通运输条件便利;同时也与欧人区保持了适当的距离,不会让腥腐气息飘散到城区;因为临海,还可以将屠宰的废物直接排入大海。

德国总督府屠宰场由德国人埃格布雷希特设计,在1902年秋天完成,建设工程则在第二年春天正式开始。德国建筑师斯蒂塞尔监造,建筑面积约1110平方米。经过为期3年的建设,一座具有欧洲农村庄园式风格的屠宰加工场出现在青岛的土地上。 

掩没在岛城里的古迹(28)总督府屠宰场

整片建筑群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带有大坡度屋顶的两层办公楼及配套公寓,另外一部分是三座相连的全钢结构单层厂房。厂房的正中央有一处类似于欧洲乡村尖顶塔楼的建筑。这里其实是一个水塔,为屠宰场区提供纯净用水并且在外观上构成视觉上的美感。

总督府屠宰场最初设计的屠宰能力是超出本地生活需求的,因为屠宰场既要满足青岛地区的肉类需求,同时还要对外展现德国的科技水平,属于构建青岛“模范殖民地”的需要。整个屠宰场除德籍厂长外,还配有兽医、会计、机械操作手以及中国搬运工人。

掩没在岛城里的古迹(28)总督府屠宰场

为了满足卫生需求,德国人禁止在屠宰场附近盖民房,所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屠宰场是这条路上唯一的建筑群。厂区内配备有先进的机械化设备以及方便肉类存储的冷藏设施,在厂区北面的入口处还有方便运送牲畜的人力车车棚。

 

此后,屠宰场有先后经历了日本、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的管理, 194962日青岛解放后屠宰场回到了人民的手中,该建筑在山东省畜产进出口公司生产车间。后被改组成为青岛肉类联合加工厂,如今的屠宰场早已不再加工肉类。  

掩没在岛城里的古迹(28)总督府屠宰场

始建于德占时期的三座屠宰场房连同高高的塔楼早已被拆除,仅剩下那座两层的办公楼,随着青岛日新月异的发展,早已被掩没在岛城中。部分文字和图片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来删除,谢谢。  

                                                                        2022.02.22.整理完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