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没在岛城里的古迹(27)李村大集

标签:
岛城里的古迹李村大集《即墨县志》《山东德邑村镇志》李村河的河床上 |
分类: 岛城寻踪 |
李村大集,是老崂山人乃至老青岛人的美好记忆,是青岛城区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个集市,已经延续了130多年历史。热闹的李村大集每逢农历二、七都要举行大集,对于很多青岛人来说,这里不仅是他们餐桌上的首选,更是很多老青岛最生动的城市记忆。
李村河的河床上,流淌着一部小商品贸易的发展史。李村河发源于石门山,属季节河,李村正在它的中游,旱季时,河水退去后裸露出的河滩,聚得起吆喝叫卖声,拢得住土特烟火气,正好用于举办集市。同治版《即墨县志》所附的即墨县地图上即出现了“李村集”的标注。
1872年版的《即墨县志》曾记载:李村大集为当时即墨县24乡集之一。根据记载,早在明代后期李村就是声名远播的集市重镇,集市位居李村河中段。据《胶澳志》记载,“乡民张幕设店,米粮、布匹、木器、农具及家畜应有尽有,临时营业恒得千数百家,集会人数二三万。”
不了解李村大集的人可能不知道的是,现在的李村大集所在的位置和原来的李村大集所在的位置是不同的。青岛市、李沧区区政府决定李村大集2016年6月底搬迁至重庆中路与青山路交叉口的原青岛钢瓶厂地块,主要分为农贸市场区、文化交易市场区、赶集区和停车区。
李村大集见证着青岛的城市变迁,记录着青岛人的民俗风情,形成了传统商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良好形态。带有浓厚青岛印记的李村大集,不仅折射出青岛商业的发展史,更是青岛文化的一种独特表达,青岛人特有的文化性格,在热闹与喧嚣中,有了最生动的注解。
李村大集,是中国集市历史的“活化石”,2008年12月入选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李村大集原址通过景观绿化、亮化改造,早已经被掩没在岛城发展建设洪流中。部分文字和图片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