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姐姐快下来》说课稿
(2022-08-16 13:34:04)| 分类: 艺海拾贝(说课稿) |
《月亮姐姐快下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月亮姐姐快下来》,《月亮姐姐快下来》是一首具有彝族风格的的作品,选自人音版教材六年级上,第三课。陈云芬词,丁雅曲,G大调,3/4拍,二段体结构。演唱速度稍慢,歌曲以抒情、优美的情绪表达,以拟人、充满童趣的唱词表达孩子们对月亮的向往、喜爱之情。整首作品只围绕5135展开,大量切分节奏使歌曲具有推动的律动感。第一乐段齐唱,第二乐段轮唱。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如下几点:
目标1:指导学生用和谐的、圆润的、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蕴含的情绪。
目标2:指导学生通过聆听、演唱、表现、合作等形式学唱歌曲。
目标3:指导学生掌握双声部合唱。
根据新课标对六年级学生演唱领域的要求和这首作品的音乐特点,我将指导学生用和谐的、圆润的、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蕴含的情绪作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音乐学习的特点,我将指导学生掌握双声部合唱作为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进行了几年的音乐学习,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在以往的学习中也学过许多合唱作品,而本首作品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演唱难度适中,因此,本堂课的学习难度不会太大。我将根据新课标中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的理念,引导学生在感受、表现、合作等音乐实践活动中体会歌曲中情绪。
下面,我将与各位老师重点分享我的教学设计:
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我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音乐活动。我将遵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原则来完成如下的教学环节:
环节一:层层递进,感受体验
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3拍子的律动感,迅速进入学习3拍子作品的状态,我将播放这首歌的音频,带着学生手拉手围成圈,跳三拍子的舞步。跳完后我会提问学生,刚才的舞蹈是几拍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立刻答到3拍子,特别有舞蹈的律动感。我会趁势追问,那么三拍子的强弱是怎么体现的呢?学生仍旧熟练的回答到,强弱弱。此时,我会组织大家再次跟随音乐感受3拍子,男生拍手表现3拍子,女生继续手拉手跳舞。体验结束后,我会哼唱刚才的旋律,让学生仔细聆听我唱到了哪几个音,学生不难发现,整段旋律只有5135四个音,我会将其按音高位置写在黑板上,并出示第一乐段的曲谱,引导学生跟随我指的音符,唱出前两句旋律,我紧接着唱出后两句旋律,演唱时,提醒学生身体坐直,口腔打开,面带微笑。由于旋律较为简单,此时,我会要求学生跟随钢琴完整视唱第一段旋律,视唱同时,找出切分音,学生不难发现每一句的第一小节都是切分节奏。此时,我会分别模唱有切分节奏旋律和无切分节奏旋律,让学生感受二者有什么区别,学生经过小组讨论认为,切分节奏使歌曲更具有推动感,更饱满鲜活,对此,我会给予充分肯定。随后,我将出示本段歌词,要求学生自学演唱,学唱时,我会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切分节奏的把握,我会通过拍手、划V字等方式进行解决,并引出今日课题《月亮姐姐快下来》。
环节二:创设情境,聆听学唱
通过上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第一乐段的演唱。为了带给学生更深刻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艺术聆听经验,我会通过多次聆听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对歌曲完整印象。第一遍完整聆听时,我会提示学生关注歌曲的速度和情绪,学生很容易就发现,歌曲演唱速度稍慢,非常抒情。第二遍完整聆听时,我会让学生思考这首歌共几个乐段,演唱形式分别是什么样的,学生不难回答到,共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为齐唱,第二乐段为轮唱。第三遍聆听时,我会要求学生在听到熟悉的旋律时,跟着一起轻声哼唱。随后,我会出示第二乐段的曲谱,引导学生观察第二乐段的特点,学生在经过自由唱谱,做标记后发现,两个声部的旋律几乎相同,只有最后一节不同。此时,我会示范演唱第一声部旋律,提问学生,老师刚才演唱的和你们自由唱谱时有什么区别,有的学生答到,老师唱最后一小节时速度渐慢,对此我会表扬学生的观察力非常敏锐。我会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和“渐慢”提示进行联想,歌曲即将结束时的场景仿佛是夜深露重,孩子们的联欢接近尾声,人群渐渐散去,因此,在结尾处,演唱速度是渐慢。随后,我会让学生带着对歌曲的整体感受和联想再次演唱高声部,熟练演唱高声部后,由学生自学低声部,在最后一小节53六度大跳,辅以钢琴伴奏和科尔文手势帮助学生把握音准。
环节三:熟练演唱,创造表现
在学生能够完整地熟练合作演唱作品后,为了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配合出的不同表现效果,培养学生的编创能力和创造性潜能,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即兴编创,配合舞蹈,歌唱,进行综合性艺术表演。我会为几名同学分发三角铁、木鱼,由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出打击乐器的伴奏节奏型,大家经过讨论得出:三角铁X--丨X--丨,木鱼0XX丨0XX丨这两种节奏,随后我会把剩余的学生分为歌唱组和舞蹈组,歌唱组同学合作完整演唱,舞蹈组同学男女生手拉手围成两个圈进行舞步,第一段所有同学一起跳,在第二段轮唱部分时,女生先跳,男生晚一小节再跳,唱到最后一句时,大家一起向远方招手。由此,全班同学一起完成这首作品的综合表演。
环节四:知识延伸,情感升华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彝族歌舞的风格特点,并加深对本堂课所学作品的领会, 我会为学生播放彝族人民打歌时的歌曲表演视频,并向学生介绍彝族打歌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由男女老少一起围着篝火,手搭手或手搭建肩,围成圆形载歌载舞,充分展现出彝族人民对生活的乐观积极态度。最后,我会通过一段话对本堂课进行总结:“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他们沿着历史长河的发展,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的音乐文化,我希望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激发同学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希望同学们既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又能自觉担起传承民族音乐的重任,将它们继续发扬光大!”
以上就是我对本堂课的初步构想,谢谢各位老师的认真聆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