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清楚、说明白、能听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2025-08-23 09:53:48)
标签: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
分类: 学习情况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说明了育人时间长期性的重要性,但教育不应是时间简单的堆砌物,理念、过程、方法也很重要。没苦硬吃的做法要不得。结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可以较为普遍地发现,过早或过长的教学安排,并不一定能带来理想的教育效果。单位变更的第一年,自己在教学时感到极不习惯。学科教学课时每周减少三分之一,繁杂的教学任务成为每天焦虑的导火索,时间紧、任务重,完不成教学内容的担忧时刻充斥着内心,这种不安也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破解难题?如何化解焦虑?几乎成为了“心病”。转念一想,单位上如此多的同事,不都面临这样的“困难”?何不从他们的课堂寻找突破口?接下来的几年,利用“职务之便”,“出入”同事们的课堂成为日常工作的家常便饭。每次深入课堂,告诫自己,务必发现授课教师课堂教学中至少一个闪光点,看看同事们在面对这样学情基础的学生是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
1.课堂教学质量的第一维度——想清楚
“想清楚”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下深功夫、真功夫。许多课堂教学之所会出现讲得一知半解,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情况,究其根源就是教师未能吃透知识。因此,学科教学教师必须从面上想清楚学科教学的知识体系,从点上想清楚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外延。教师只有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在课堂教学时运筹帷幄,随机应变,灵活教学,达成四两拨千斤之功效。
2.课堂教学质量的第二维度——说明白
想清楚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而说明白则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实际情况中,茶壶里煮饺子的例子也有。因此,修炼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的必修课。“道行”高的教师,能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教学意思表达清楚,反之,说了一大堆话听者也不知说了什么;做到前者,便能用最少的时间,成就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之前和同事们交流课堂教学经验时,喜欢提到一个办法,就是把自己上课的过程录制下来,课后听一听,删掉课堂上说出的无用之话,可以发现浪费了很多时间,因此,说明白不仅要把知识说清楚,还要高质高效,用最恰当的语言进行教学表达。
3.课堂教学质量的第三维度——能听懂
说了不等于听了,听了不等于懂了。如果说前两个方面,是从教师视角关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然而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他们听得如何,更是教学的关键。
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能听出的意思不同,听后的理解有差异。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教师教,学习效果有差异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了解班级学生的认知情况,用班上绝大多数人能理解的话语体系,表达教学内容,缩小教师的说与学生的听之间的差异,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能听懂”,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的教了。
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有很多,以上仅从微观视角进行了浅尝辄止的分析。教学始终不变的一个真相,就是教育人必须始终深耕课堂,生根课堂,才能汲取专业成长之源。
在日积月累的听课过程中,对于如何破解教学时长与教学质量的矛盾,终于拨云见日,有了一定的思考和总结。有限的时间内,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务必做到九个字——想清楚、说明白、能听懂。九个字,三个方面,其中前两个维度是教师视角,第三个维度是学生视角。
前一篇: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四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