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0日为有效推进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进一步提升实验学校英语教师对深度学习的认识和教学实践能力,项目组通过腾讯会议召开“普通高中英语学科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黄石市第二中学课题组课堂实例观摩研讨会,我们工作室全体成员和其它学习课题组,以及项目组专家闫春梅教授和省教科院英语教研员扈发唯主任参加了会议。

首先黄石二中的龙继英老师介绍了他们课题组成员及讲课老师,然后授课老师范华平对他们的单元整体设计及本课活动设计进行了介绍。接下来,各实验学校代表进行课例点评。我们课题组被安排在第三位,由我发言。我们对课例的点评得到了语法同行和专家们的一致赞同。最后,课题组专家进行点评指导。

闫春梅教授再次强调了深度学习的几个特征:
1.活动与体验。活动与体验,是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的根本特征。这一特征强调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活动,让学习真正发生;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判定教学是否发生了。“活动”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活动,而非简单的肢体活动,“体验”是指学生作为个体全部身心投入活动时的内在体验,既包含学生对所学学科内容的感知和理解,也包含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情感反应。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去容纳外在知识的灌输,也不是从实践开始的盲目试误,而是通过主动的、有目的的活动,感受、理解、掌握人类已有认识过程和认识成果。它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个特征提醒教师要真正承认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考虑学生的情感需求,设计能够让学生全身心沉浸其中的学习活动。
2.联想与结构。联想与结构,既是学生学习活动及其方式,又与学习活动处理的内容特征有关。“联想与结构”作为学习方式的样态,要处理的是外在知识与学生经验之间的转化问题。通过调动以往的经验来参与当下的学习,又要将当下的学习内容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结构性的关联,从而使知识转化为与学生个体有关联的、能够操作和思考的内容。“联想与结构”需要并发展着学生的记忆、理解、关联能力以及系统化的思维与结构能力。这个特征强调教师对学习内容的整体规划、整体设计,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掌握孤立的知识点或记忆更多的事实性知识,而是要求学生全面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3. 本质与变式。本质与变式,主要是认知学习的结果和过程特征。学生基于对系统变异的学习材料的加工把握学科本质,进而演化出更多变式。这个特征强调教学要着眼学科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转化,向学生提供具有典型意义的例证和学习材料。
4. 迁移与创造。迁移与创造,是指学生内化学习内容之后的外化表现及创造性表达;强调学习环境与氛围的开放性;也是实践模型中进阶性任务、持续性评价的重要指标。“迁移与创造”要解决间接经验内化又外化的问题,即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综合实践能力的问题。它既可以表现为在熟悉或陌生情境中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表现为运用所学设计和创造多种形式的“产品”,包括口头展示、书面作品、手工制作、技术产品等。这个特征提醒老师要创造和创设适当的活动与机会,使学生能够实现知识的实践转化和综合应用,培养创新的意识,并在这样的活动中形成积极的社会性情感、态度与责任感。
5. 价值与评判。价值与评判,反映学生的价值立场与价值判断,表现为学生对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的理解与反思;是深度学习教学目标的重要维度,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的重要活动路径。“价值与评判”回答的是教学的终极目的及意义,即明确教学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要以人的成长为旨归。这个特征提醒教师关注教学正确的价值取向,关注教学的创造性和开放性。
通过课例的观摩学习、反思讨论以及专家精辟的点评,我们在教学中的很多困惑得以拨云见雾,老师们对于在读思课和听说课的各个环节应该怎样以围绕单元主题的活动去引导学生一步步从知识到能力的形成,从能力到素养的落实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心得,相信以单元主题为引领的真正的素养课题离我们不远了!
文:易伟
图:易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