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犹思城南小学堂

(2022-12-08 17:02:11)
标签:

文化

分类: 随笔
犹思城南小学堂

新民小学从民国走来,换了个名儿叫瓦胡同小学,一身上下,犹挂着那个时代的尘埃:山门、教室、操场是民时私立小学旧物。老师、教导,有着老猫般锋利眼神的老校长都是民时旧人。

学生是民国出生的,身穿的黑土布裤褂是民时织染的大布新裁而就。雨雪天披着蓑衣,足蹬木屐,古人般走来上学亦是民时风范。金贵些的男孩儿脑后留着小辫儿,脖上套个红布制作的马轭以为厌胜是民时的旧俗。家长更是旧社会原班人马,不懂西哲,不讲权利,有的还不识字,见了老师便道:“娃若淘气不好好念书,有劳先生给我往死里打!”

读书用唱,改起来也难:先生起头,几十号童子操着本地口音,抑扬顿挫地吟:“九月里秋风凉,棉花白了稻子黄,摘了棉花收了稻,家家地里放牛羊”。

大道如发,把学堂分作两处。路西是民时名宦宋聚五先生在太白庙、菩萨庙基础上改建的小学本部。路东是宋先生名下一处园子,人呼“宋家花园”的,腾出做了教室。我在两边都读过书:本部读的是一年级,第二年在花园东北角“城南草堂”。吉光裘羽,自此走进心底,挥之不去,时于梦中泛个水花。

梦中的村子、学堂与记忆中大不一样,像大脑脱了羁绊,自行其是造出来的:凋敝的老村冒出条光溜溜的石板街,两壁厢鳞次栉比,尽是明清高厦,溪水顺街流过,水上的石拱桥坚致精工。残破的教室,空荡荡布满尘埃,前院多了两处楼榭,操场中央塌出一个黑洞洞的天坑,顺着坑壁台阶下去,下面是一泓潭水,石顶低垂,黑糊糊莲台上是座石雕的坐佛。左右上下到处都在渗水,滴滴答答,如时光渐逝,浸湿了佛像,落进水中……

此后又梦到几次,每次都少不了那空荡荡的教室,凭空冒出的楼榭、天坑、水潭、坐佛……就像真的有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后一篇:咫尺天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