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笔算乘法》

分类: 集体备课2019(2) |
校本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活动主题 |
笔算乘法 |
主持人 |
叶秉正 |
活动时间 |
2020年 |
主讲人 |
任新姿 |
活动地点 |
4楼小会议室 |
活动形式 |
讨论交流 |
参加者 |
宋立显,任新姿,叶秉正,陈凯丽 |
||
活 动 内 容 与 讨 论 过 程
|
本课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重点教学乘的顺序及各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突出各部分积的实际含义。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教材编排时首先把口算和笔算教学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求草莓的盒数、购书本数、分酸奶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觉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十分有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掌握笔算方法。
2、能力目标:掌握笔算竖式的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格式,理解笔算的算理。
3、情感目标:把数学置于具体的情境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集体备课个案设计表
学科 年级 |
数学学科三年级 |
活动主题 |
集体备课 |
设计者 |
任新姿 |
活动时间 |
2020年
|
《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
2、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3、 培养数感及分析、推理能力,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能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ppt,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创设
1、点子激趣
教师:同学们,大家喜欢魔术吗?
预设:喜欢。
教师:今天我们就玩变魔术的游戏。只要你说口令——变!有些东西就会发生变化。试试看,这是什么?
预设:点子
教师:这可不是普通的点子,它很神奇,不信,你来说口令。
预设:变!(一辆汽车)变!(一袋零食)变!(玩具?要不要换)
教师:变了这么多,请思考,这个点子可以代表什么?
预设:任何东西。
2、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
(1)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
教师:咱们继续变!三二一变!这次变出很多点子(7×3)。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预设:一共有多少个点子?
教师:谁来解决?
预设:7×3=21
教师:为什么用乘法?
预设:求7个3(3个7)是多少就用乘法。
(2) 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
教师:继续变!一共多少个点子呢?谁能列式解决?
预设:14×3=42
教师:这些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
3、引出课题
教师:咱们最后再来一次,变!(点子变算式14×12)
教师:诶!这个算式和我们之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师:是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
二、 探究新知
1、 估一估
教师:这我们没学过,先估一下它大约是多少?
预设:100多,140多
教师:这是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2、借助点子图探究
教师:计算14×12,到底得数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请看活动要求。活动一:1、请独立思考;
2、 如果有困难,可以利用点子图上圈一圈,画一画,再列式解决;
3、
完成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下你的想法。
3、汇报交流,感悟算理
方法一:整十数加一位数
14=10+4(板书)
教师:谁理解了他的方法,结合点子图来说一说。(边说边圈)
预设:他把14拆成14=10+4,先算12×4=48,再算12×10=120,120+48=168。
教师:谁听懂了?
教师:他用“拆数”的方法进行计算,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这是数学中常用的转化思想。真是个好办法!
12=10+2
教师:看谁看懂了?结合点子图来说一说。
预设:他把12拆成12=10+2,先算2×14=28,再算14×10=140,140+28=168。
教师:谁还想说?
方法二(看懂):
教师:有些同学是这样分得,哪种分法计算更方便?
预设: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计算更简便一些。
教师:是呀。同样是用拆数的方法,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计算更简便一些。
方法三:竖式解惑
教师:诶,他的方法很独特,和我们之前的乘法竖式一样吗?
预设:不一样。
追问:哪里不一样?你有什么想问的?
预设:为什么两层?4为什么在十位上?1为什么在百位上?(等等)
教师:同桌讨论,谁最厉害能解决这些问题。
预设:学生当小老师,上台讲解。
教师:原来4乘十位上的1是四个十,所以写在十位上,数位对齐之后,0可以省略不写。
4、明算理(结合点子图,沟通口算与竖式)
教师:你们还有疑问吗?好的,我们再来看这个竖式,它分几步算出来的?每一步是怎么算的?
预设:分两步算出来的。先算2×14=28,写在第一行,再算14×10=140,写在第二行,最后把140+28=168。
5、出示错例,明晰算法
教师:同学们,你能帮助他吗?结合点子图找找哪里出错了?
预设:学生说边圈边说。
教师:我们结合竖式看看!
预设:他只算了10×10=100和2×4=8,把其他的漏了。
教师:看来,列竖式计算,你有什么想提醒同学的?
预设:先用个位分别去乘另一个数的每个数位,再用十位分别去乘,谁也不能拉。
教师:是呀,个位分别乘完之后,再用是为分别去乘。没写竖式的同学,写一写吧。
三、巩固练习
1、请你算一算,并想一想每一步求得是什么?
(正面示范,抓典型错例)
教师:同学们掌握的真扎实。我们学了这么多,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2、 每套书有13本,王老师买了21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教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请独立思考。
预设:每套书13本,买了21套。是21个13,用乘法计算。
3、 看来都难不倒你们,挑战聪明题吧!
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你觉得哪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为什么?
再一次感悟算理,掌握算法。
四、 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知识回顾整理,梳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