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优势与劣势:优势方面,善于思考,思维水平较高,能从长远角度思考问题,善于为未来做准备。
劣势:决断力不足,多谋少断,不善于搜集信息(交往和人脉不广),有时候思维有些狭隘,但总体水平较高。妻子优势与劣势:为人善良,节俭、淳朴,简单而快乐。
劣势:认知水平不高,事到眼前才去考虑问题,不善于为未来做准备。
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我们家的决策方式不佳是问题,在家庭关系中,妻子往往处于优势地位,我对妻子的爱护,还有性格原因,往往是按照妻子的决策来处理问题,事实证明比较糟糕。我们在决策前,不善于沟通,妻子很固执,不愿意听别人的意见,我也缺少沟通技巧,我们都想着说服别人,成了吵吵闹闹,最终也达不成共识,最终导致决策不出来,拖着,或者仓促决策,因为我们两个人的社会经验,还有人际交往水平都不高,导致决策失误频频。小到家庭琐事,重大决策,都出现了不小的问题。
现在,我家财政状况非常困难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双方父母年龄越来越大,肯定要花钱,而孩子的求学、工作、结婚需要的钱更多,孩子的身高、性格是个大问题,如果学不好,找不到好的工作,那后面的困难可能会难以想象,如果再在经济上没有些许准备的话,那就非常被动。
节流方面要大做文章,开源方面真的目前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钱和物能发挥作用,就不算浪费,该花的还是要花,但是不该花的坚决不花。钱和物能在未来发挥作用,多从未来的角度考虑问题,无论养老、教育、还是健康都要保证投入,但是要合适,避免浪费。我们的浪费主要在哪儿呢?我觉得妻子与岳母的关系,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她多吃点儿,多喝点儿都没有问题,但不能拿着钱开玩笑,为了让她高兴我们就大搞浪费,那是绝对无法忍受的,我们现在的经济能力支付不起。不能为了岳母的脾气和面子,搭上很多无谓的钱。希望妻子和以前一样孝敬岳母,但是过分的要求,做到不顶撞、不妥协、快点走,在关系上,在心态上不要害怕,真的,我感觉岳母真的是欺负人,虎老了不咬人啊?实际上咱孝敬父母,尽到责任之后就行了。没有必要,绝对不能。过于迁就,父母也不能惯着来。真的,我们的能力,我们的精力,我们的家庭是需要好好经营的。不能搭上我们的幸福生活,家庭未来。我父母那边,这几年真的连规定的4800块钱都达不到,我父亲很理解我,他们真的很少浪费,他们吃的也很简单,很普通,只是他们精神上很愉悦,兄弟姊妹多,让父母经济上有保障。我是愧疚的。但是总体上,差的也不多。随着老人年龄增加,养老很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问题,老人要和我们一起住,这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还要提前准备。
我们两个人的工资要透明。妻子的钱工资怎么花的,我真的不清楚,在买房的时候我就有怀疑,我认为她应该攒的钱。到底花到哪儿去了,我绝对妻子花钱很不理智,里面存在着浪费,现在我们家里出现了困难,看看谁在谁能管呢?不还得靠我们自己吗?她也好明白了,以前就是太傻了,不知道钱重要,不知道为自己的日子着想。
过去的就不需要再谈了,现在是我们两个人把支出情况,收入情况都要告知对方,我们明明白白花钱,怎么花的,花到哪儿了。我们相互监督,相互把关。不该花的,我们绝不能花。真的是非常非常紧张了,包括给岳母的钱,给我父母的钱,我们都要相互告知。日常琐碎的买点生活用品,小额的东西那就算了,那样就会把人搞得太累,不过一个月两个月也要总结一下,看看到底消费了多少,以便后面的消费更合理。
一生之计在于勤。我两个人还有一个大问题,总体上比较懒,不是很勤快。妻子回家之后不爱干活是有客观原因,但是,对于家庭的经营,该吃苦还是应该吃点苦的,而且做点儿家务,对身体也是有好处,我不是很爱思考,做事儿,尤其是做饭,糊糊隆隆,所以我们的生活打理的并不好,很多东西都坏了,吃的东西也很单调,不能从总体上,谋划自己的日子,导致日子过的很随便。
买东西方面一定要节制。我们是三口之家,孩子上学就我们两个人,在家吃不了多少东西。买多了一是容易忘掉,管理不好,忘了坏了,二是保存时间太长,冰箱里满满的,用电也是钱,而且食品质量变差,对身体并没有好处,再便宜的东西,再合适的东西也要买的适量,要考虑到后来的使用量,宁愿吃点儿贵的新鲜的,也不能吃质量差的,坏了很浪费,快坏了然后逼着自己去快吃,多吃那更难受。包括有时候,发了东西,或者别人给点东西,多了留出来自己吃的,送的给别人,还能为人,坏了什么都不是,还很有负罪感,这样的问题,我们也要协商,最好是妻子多听我的,我觉得自己的预判更准确,这样就能发挥好它的作用,也是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