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案例:豆豆的秘密

(2019-12-23 22:23:00)
标签:

文化

分类: 课题案例

豆豆的日记

溧阳市实验幼儿园  吕悠悠

    

大家好!我是小Y。这学期我新交了一位好朋友——豆豆。它长得黄黄的、圆圆的、小小的,大家都叫它“黄豆”,它是一位小男孩儿和外婆带进教室的。我和豆豆之间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快来听听吧!

201835日     星期一     

问题聚焦:豆豆为什么会发芽呢?

今天上午的区域游戏时,翊翊小朋友急急忙忙过来跟我说:“自然角的花架上有豆豆发芽了!”可不是嘛,不知哪位小朋友将几颗豆豆随手丢在了玉树的小盆里,虽然只是随意地丢在泥土上面,几天过后豆豆竟然发芽了!有小朋友开始疑惑了:

A :“豆豆为什么会在玉树的小盆里发芽了呢?”

B :“早上我们给玉树浇水的时候,也就等于帮豆豆浇水了呗!”

C :“我们的自然角在窗户这边,每天都通风,所以豆豆就发芽了!”

D :“豆豆是被丢在泥土上面的,它能吸收泥土的营养,然后豆豆就长大了!就把原先的旧衣服撑破了呀!”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猜测,为了验证谁的猜测最正确,我们准备一起做实验。第一组:黄豆(没有水),第二组:加了点水的黄豆,第三组:加了水、铺了湿巾的黄豆,第四组:放在泥土里的黄豆。

案例:豆豆的秘密案例:豆豆的秘密 

 

 

 

 

案例:豆豆的秘密案例:豆豆的秘密 

 

 

 

 

 

案例:豆豆的秘密案例:豆豆的秘密 

 

 

 

 

 

 

 

经过实验,第一组的豆豆并没有发芽,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的豆豆先后发芽了。孩子们得出结论:没有水,豆豆是不会发芽的;有了水或者泥土,豆豆才可能发芽。

教师解读:黄豆是生活中常见的种子,一次偶然的机会,黄豆发芽了,引起了孩子们的思考与猜测。对“豆豆发芽”的好奇正是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的表现,正是这种好奇心给予幼儿进行继续探究的热情和坚持。最后通过几组对照试验,初步得出了“水”对于豆豆发芽的重要性的结论。

支持策略:一是围绕“豆豆发芽的原因”展开讨论,二是猜测可能影响的因素,三是进行简单的对照试验,找出影响的因素。

 

2018年3月14日     星期三     

问题聚焦:豆豆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小朋友们将豆豆分为了两大组,一组是水培豆豆,一组是土培豆豆。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我们每天都给豆豆们浇水,看看豆豆的变化。

案例:豆豆的秘密A :“我每天都用我的小茶杯给豆豆浇水,我觉得豆豆的芽芽越来越大了,绿绿的,真可爱!我要把发了芽的豆豆画下来!”

B :“有的芽芽很大,可是有的豆豆却长得特别慢。你们看这些红色的豆豆,长得可慢了,真着急呀。”

C :“快看!这里有的豆豆怎么发黑了呀?”

D :“你们闻闻,好像还发臭了呢!”

案例:豆豆的秘密小朋友们都凑上去闻闻,还真是!奇怪了,我们每天给豆豆浇水,怎么有的豆豆不但没发芽反而变黑变臭了呢?

我们带着问题问了老师,老师说:“你们看这个盒子,里面有这么多的水,会怎么样啊?”

E :“这么多的水,豆豆会淹死的,所以就发臭了。”

老师 “有可能,水太多了。而且你们看这个塑料盒子,这么硬,透气性不好,现在水和豆豆都臭臭的了呢,那些已经发芽并且生长的好好的豆豆在这种水里会感觉怎么样呀?”“不舒服......”

F :“所以我们应该给水培豆豆换个家!”

G :“我们把水培的豆豆都移到泥土里吧,土培豆豆里面没有发臭哦!”

教师解读:在每天的观察中,豆豆都在一点一点发生变化,或者外形方面的变化,或是颜色方面的变化,或是气味方面的变化。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质变的时候,新的问题产生了:豆豆怎么会变黑变臭呢?当孩子们的讨论没有解决问题,老师便可以适时适当地介入了。先是带着孩子们观察豆豆,引导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思考新的因素,最终解决问题。

支持策略: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对比观察豆豆的生活环境,提出猜想,解决问题。

 

2018年4月19日     星期四     

问题聚焦:长高的豆豆倒下来了怎么办呢?

案例:豆豆的秘密一个月过去了,在我们的照料下,豆豆越长越高,有些耷拉着脑袋,有的已经倒下来了,这可怎么办呢?

A :“我们每天派人把豆豆扶扶正好吗?”

B :“这估计没用吧。晚上豆苗还是会倒呀!我们又不会一直都在教室里。”

C :“用胶带把豆苗绑直了。”

D :“这怎么能用胶带呢?要说绑直了,我觉得可以用雪糕棒!硬硬的,直直的,插在泥土里就行啦!”

E :“雪糕棒的主意好!我们还可以用水管玩具案例:豆豆的秘密或者树枝插在泥土里,让豆苗沿着水管玩具往上爬!

说干就干,我们有的人用雪糕棒,有的人用水管玩具,有的人用树枝,想把豆苗绑直了。可是豆苗长得很高了,仅仅这样还不能达到我们心中想的效果。

案例:豆豆的秘密F :“柜子里有毛根,我们可以用毛根把豆苗轻轻地绑在雪糕棒上呀!”

这真是一个好办法!一会儿,豆苗门都已经“挺直了腰板”。

 

教师解读:孩子们对土培豆豆非常感兴趣,每天都去自然角仔细观察,教师提供了“观察记录本”,幼儿可以将自己观察到的豆苗的生长变化画在记录本上。当发现长高的豆苗快要倒下来时,新的问题产生了“豆苗需要搭架子”了。孩子们通过讨论、运用身边的各种低结构材料动手尝试,虽然过程中有遇到困难,但是孩子们没有放弃,积极动脑主动思考,终于给所有的豆苗都搭了架子。

支持策略:支持幼儿、肯定幼儿的点子,鼓励幼儿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018年6月4日     星期一     

发现:豆苗结出毛豆节啦!

上午的区域游戏时间,我在自然角进行豆苗写生。可能是初夏的原因,豆苗长得绿油油的,像一块块宝石一样好看。我忍不住去摸摸它。咦,大家快看,豆苗真的结出果实啦!

A :“我知道我知道,它叫毛豆节,我家里吃过!很好吃哦!”

B :“原来豆苗真的可以结出果实呀!这毛豆节圆鼓鼓的,好可爱!”

C :“我觉得它圆圆的,硬硬的,摸起来还毛毛的,有点痒痒的哈哈!”

D :“这个毛豆节一共有两个圆圆的豆豆,这个却有三个圆鼓鼓的豆豆!”

案例:豆豆的秘密E :“有的果实大,有的果实小,我要把豆苗的果实画出来!”

我们都非常兴奋,赶紧在观察记录本上画出豆苗的果实,有的小朋友还说:“好想剥开来尝尝好不好吃”哈哈!有的小朋友却说:“不行,现在还不能摘下来,它还太小了,我们要保护好它,让它好好长大!”

教师解读:起初的猜测得到了验证,豆苗真的能结出果实,孩子们在观察记录本上记录着豆苗的生长变化,能够仔细观察,从外形、颜色、软硬、触觉、数量等角度去主动认识果实,体验种植活动的乐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