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文:观自然角之趣,品自主探究之乐

(2019-12-23 22:29:57)
标签:

文化

分类: 论文

观自然角之趣 品自主探究之乐

溧阳市实验幼儿园   吕悠悠

【摘要】幼儿园自然角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也是孩子了解、认识亲近自然的窗口,更是孩子观察、实践探索的有利场所。本文通过自然角的重要性、现状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等方面,促进幼儿在与自然角的互动中,亲近大自然、发现问题、选择合适的探究方法,从而解决问题,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

【关键词】自然角、亲近自然、自主探究、解决策略

 

幼儿园自然角主要是指幼儿园利用班级的走廊、阳台等角落或园内空地设置的,供幼儿饲养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各种自然物和种植饲养工具,让幼儿进行自主观察、进行初步的科学活动的场所。处在城市中的孩子,高楼林立、汽车叫嚣,大自然离他们越来越远,幼儿园的自然角则成了孩子认识自然最直接途径之一。它为幼儿提供了天天接触、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开阔视野、激发好奇心的同时,获得了认知、习得了技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因此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园需布置一个科学环境,尽可能地领导儿童栽培植物、布置园庭、从事浇水、除草、收获种子等工作,并饲养动物等”。自然角就为幼儿提供了科学活动的场地。自然角活动是教师根据科学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提供有关材料,引导幼儿与自然角进行互动的各种活动。但是,目前自然角活动存在一些问题:

1. 教师对自然角缺乏重视,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兴趣不浓。

2. 教师对自然角活动缺乏适当的引导,幼儿难以有目的地、有方法地进行探究。

3. 自然角的动植物、工具以及辅助材料比较单一,幼儿在自然角中的观察探究无法持续和深入。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1.重视自然角的作用,尊重幼儿的兴趣,根据不同年龄段、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内容创设自然角,让幼儿成为自然角的小主人。

情景再现:

春天来了,孩子们对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在一次餐后散步环节中,涛涛在幼儿园小山坡上绿油油的草丛中发现了很特别的草,他摘下一棵小草说:“快看!这棵草很特别,它有三片叶子!每片叶子长得像爱心的形状!”皓皓也发现了:“我也找到了!这里有很多三片叶子的小草!”于是孩子们纷纷去草丛中寻找“三叶草”。“我也找到啦!这里有很多!”乐乐说:“我们可不可以把三叶草拔下来种到教室里呢?”涛涛说:“可以的!妈妈说,只要有根或者有种子,植物都会生长的,我们拔草的时候把根留着就好了!”教师:“如果你想每天都观察这些小草朋友,你可以拔一棵你喜欢的小草带回教室。”就这样,孩子们一人拔了一棵喜欢的小草朋友带回了教室的自然角进行土培。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调查和探索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幼儿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自然角种什么?增强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尊重幼儿的兴趣,自然角便会吸引幼儿前去驻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不过幼儿的探索欲望常常是稍纵即逝的,如不及时捕捉,那么就如过眼云烟,了无痕迹。所以教师要重视班级自然角的作用,尊重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真正成为自然角的小主人。

2.鼓励幼儿提出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引导幼儿有目的、有方法地探究,初步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问题聚焦1:豆豆为什么会发芽呢?

区域游戏时,翊翊小朋友急急忙忙过来跟同伴说:“自然角的花架上有豆豆发芽了!”可不是嘛,不知哪位小朋友将几颗豆豆随手丢在了玉树的小盆里,虽然只是随意地丢在泥土上面,几天过后豆豆竟然发芽了!有小朋友开始疑惑了:

A :“豆豆为什么会在玉树的小盆里发芽了呢?”

B :“早上我们给玉树浇水的时候,也就等于帮豆豆浇水了呗!”

C :“我们的自然角在窗户这边,每天都通风,所以豆豆就发芽了!”

D :“豆豆是被丢在泥土上面的,它能吸收泥土的营养,然后豆豆就长大了!就把原先的旧衣服撑破了呀!”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猜测,教师:“你们说的都有可能,为了验证猜想,我们准备一起做实验吧!第一组:黄豆(没有水),第二组:加了点水的黄豆,第三组:加了水、铺了湿巾的黄豆,第四组:放在泥土里的黄豆。”

 

论文:观自然角之趣,品自主探究之乐论文:观自然角之趣,品自主探究之乐 

 

 

 

 

 

论文:观自然角之趣,品自主探究之乐论文:观自然角之趣,品自主探究之乐 

 

 

 

 

 

 

论文:观自然角之趣,品自主探究之乐 

 

经过实验,第一组的豆豆并没有发芽,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的豆豆先后发芽了。孩子们得出结论:没有水,豆豆是不会发芽的;有了水或者泥土,豆豆才可能发芽。

 

黄豆是生活中常见的种子,一次偶然的机会,黄豆发芽了,引起了孩子们的思考与猜测。对“豆豆发芽”的好奇正是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的表现,正是这种好奇心给予幼儿进行继续探究的热情和坚持。同时教师的引导促进了孩子们有目的、有方法的探究,一是提出问题,围绕“豆豆发芽的原因”展开讨论。二是猜测可能影响的因素。最后通过几组简单的对照实验,找出影响的因素,初步得出了结论:“水”对于豆豆发芽的重要性。孩子们也在实验中初步体验了科学活动的乐趣。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鼓励幼儿对日常司空见惯的现象提出疑问,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积极思考的兴趣,接着鼓励孩子有目的地亲自实践相信“小眼睛也会有大发现”。

3.丰富自然角动植物的种类,提供便于幼儿取用的材料超市,从而支持幼儿持续的、深入的、有目的的探究。

问题聚焦2:长高的豆苗倒下来了怎么办呢?(中班第二学期的小故事)

区域游戏时间,孩子们在照料自然角的豆苗。

黄豆种子土培了大概一个月之后,豆苗越长越高,有的豆苗耷拉着脑袋,有的豆苗已经完全倒下来了,这可怎么办呢?

A :“我们每天派人把豆苗扶起来好吗?”

B :“这估计没用吧。晚上豆苗还是会倒呀!我们又不会一直都在教室里。”

论文:观自然角之趣,品自主探究之乐C :“用胶带把豆苗绑直了。”

D :“这怎么能用胶带呢?要说绑直了,我觉得可以用材料超市的雪糕棒!硬硬的,直直的,插在泥土里就行啦!”

E :“雪糕棒的主意好!我们还可以用水管玩具或者树枝插在泥土里,让豆苗沿着水管玩具往上爬!”

论文:观自然角之趣,品自主探究之乐说干就干,有的孩子用雪糕棒,有的孩子用水管玩具,有的孩子用树枝,想把豆苗绑直了。可是豆苗长得很高了,仅仅这样还不能达到我们心中理想的效果。

教师:“孩子们看看材料超市里这是什么?如果豆苗太高了能不能借助窗户边其他东西帮助它生长呢?”

F :“材料超市里有毛根,我们可以用毛根把豆苗轻轻地绑在雪糕棒上或者绑在窗户栏杆上呀!就像楼下种植园里搭好的架子一样!”

这真是一个好办法!一会儿,豆苗们都已经“挺直了腰板”。

论文:观自然角之趣,品自主探究之乐 

 

 

 

 

孩子们对土培豆豆非常感兴趣,每天都去自然角仔细观察,教师提供了“观察记录本”,幼儿可以将自己观察到的豆苗的生长变化画在记录本上。当发现长高的豆苗快要倒下来时,新的问题产生:“豆苗需要搭架子”了。孩子们通过讨论、运用材料超市中的各种低结构材料动手尝试,虽然过程中有遇到困难,但是孩子们没有放弃,积极动脑主动思考,终于给所有的豆苗都搭好了架子。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准备了包括低结构材料的丰富的材料超市,同时支持幼儿、肯定幼儿的点子,鼓励幼儿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幼儿认识和智力结构的起源是物质的活动,他们必须通过实际操作感知或者依靠表象认识事物,因此幼儿的科学活动也必须是在与周围事物的互动中完成的,教师必须积极关注幼儿真实的生活世界和日渐丰富的经验世界,提供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不断仔细观察,积极展开科学探索活动,验证已有科学知识或者获取新发现。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自然角是幼儿了解动植物的生长特性、培养幼儿科学观察能力的常规性活动区域更是幼儿探索科学的试验田。小小一隅,乐趣无穷,幼儿能“做中学”,品自主探究之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