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谢惠茵的博客
谢惠茵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554
  • 关注人气: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2023-02-17 15:33:10)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与特殊句式,理解词语古今意义的差别。

2. 学习文章的精炼笔法与详略安排。

3. 感受古人的政治智慧,体会他们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教学过程

【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一、朗读课文

1. 听读

2. 自由朗读

3. 指名读

 

二、重点字词

1. 课文注释中的重点字词

2. 字词梳理(见《词语手册》)

 

三、评说历史人物,感受古人智慧

1. 《左传》简介(注释

2. 这是一篇历史散文,写的是真人真事,请问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曹刿积极参与并指挥了齐鲁长勺之战。

3. 曹刿的身份是什么?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一介平民。“其乡人曰:‘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4. 曹刿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谈谈你对曹刿这个人物的认识。

热爱国家: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有一种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具有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他能认识到“民从”即民心的重要性,认识到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

军事上具有卓越才能:他具有卓越的军事智谋和指挥才能。

A.指挥才能:“未可”“可矣”,沉着冷静,胸有成竹,指挥若定。

B.军事智谋:懂得蓄养士气的重要性。当齐军来进攻时,他坚守不出、挫其锐气。

善于抓准时机进行反攻。细心察看敌情,谨慎判断,谨防埋伏。

5. 鲁庄公是“肉食者”,他“鄙”吗?

政治上平庸:目光短浅,将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小惠”和祈求神灵上,反映他政治见识的鄙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军事上:急躁冒进,轻率。

优点:

礼贤下士、广开言路:接见曹刿并耐心回答他的“三问”

知人善用、任人唯贤:在作战中能听取曹刿的意见。

虚怀若谷、谦虚好学:询问曹刿取胜的原因。

6. 你从曹刿论战中学到了哪些战争的经验?或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政治上:取信于民。

军事上: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时机。

 

四、写作特点:剪裁精当及精炼的“史家笔法”

1. 剪裁精当

本文题为“曹刿论战”,中心是要凸显曹刿的战争理论,表现他的智慧和担当精神,因此,详写——

曹刿在战前启发鲁庄公意识到“民心”的重要性。

曹刿在战场上注重蓄养士气,冷静细心地判断。

战后论述取胜之道。

略写——

战争的规模、具体过程。

“论战”起引线作用的事件,如请见、从战等,更是一笔带过。

2. 精炼的“史家笔法”

本文是一篇历史散文。中国传统历史叙事讲求“实录”,“唯书其事迹”,褒贬之意并不直接流露,而是寓于字里行间,此即为“春秋笔法”。例如描写鲁庄公与曹刿在战场上的场景时,下笔极其简洁,“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以及曹刿所说的“未可”“可矣”,简单几字,却传达出曹刿的果断和胜券在握之志,也表现了鲁庄公的急躁冒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