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

(2022-11-12 14:59:51)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

谈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围绕创造性思维所阐述的内容,归纳、把握作者的观点。

2. 理清文章阐述问题的思路,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3. 联系学习和生活实践,鼓励学生独立、自由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预习

导入

自主阅读课文

看内容:文章仔细阅读两遍,读懂内容。

看结构:勾画中心句,理清思路。

看论证方法: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作业

A. 本文是如何引出“创造性思维”的?

B. 围绕“创造性思维”,作者谈了哪些问题?

C. 7、8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法方法?有什么作用?

D. 抄写词语。

 

一、开头的作用

1. 文章是如何引出“创造性思维”的?

首先从一道数学题说起,分析其答案,指出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然后从数学问题谈到生活问题,指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

2. 本文开头有什么作用?

从一道数学题谈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话题——创造性思维;便于读者理解,引发读者思考;引起下文。

3. 从文章开头看,你觉得作者具有创造性思维吗?

从数学问题导入,富有创造性思维。

正因为作者关注、重视创造性思维,所以才写作此文。

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价值就在于思想。”(第五单元提示)读书改变气质,更改变思想。

二、理解作者的观点及论证方法的作用

1. 围绕“创造性思维”,作者谈了哪几个问题?(问题的答案即作者的观点)

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第4段)

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第9段)

2. 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知识。

如何运用知识。

A. 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B. 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3. 7、8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举古登堡发明印刷机与排版术和布歇内尔发明游戏机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创造性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4.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认为“我不具有创造力”的人进行自我压制;拥有创造力的人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例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共享单车的发明。

5.第10、11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举心理学专家的调查研究结果,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6.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观点。

 

三、理清论证思路

1. 分段,写段意

2. 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或本文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

首先,从一道数学题引出本文的论题;然后,阐述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条件;接着,谈论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最后,总结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

3.层层深入的递进式结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