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学设计
(2022-10-18 17:24:32)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故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过程
【预习】
导入:你课外最喜欢阅读哪种体裁的文章?为什么?
阅读课文
作业:概括小说故事情节;理清思路;分析中年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
 
一、导入
1.七八年级时,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哪些作品?作者在写这些作品时是怎样的心情?
深情的怀念。怀念在百草园自由玩耍的日子,怀念在三味书屋读书的快乐时光,怀念在乡间看社戏偷豆吃的有趣生活,怀念在日本留学时的好老师藤野先生,怀念小时候的保姆阿长,总之,怀念美好的人美好的往事。
2. 
沉重,悲哀;憧憬。
 
二、小说三要素及主题
1. 
2. 
我看到了 
我看到了旧社会农村的萧索荒凉,农民生活的穷苦、思想的麻木,城镇市民生活的窘迫……
3. 
批判旧社会,期待新生活(第86段)。
4. 
虽然作者也害怕愿望不能实现,也觉得它很茫远(第87段),但是作者相信只要大家都为之奋斗,一定会有希望(第88段)。
5. 
 
三、理清情节
小说分为几部分?各部分主要写什么?
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四、品细节描写,析人物形象
(一)中年闰土
1.文中对中年闰土的哪些描写,你读了以后有所触动?
外貌描写——生活穷苦,饱经风霜
神态、动作、语言描写(59,60段,75段)——由重逢的欢喜,到犹豫不决,再到恭恭敬敬,表现闰土已受封建等级思想的毒害,思想愚昧麻木。
语言描写(69段)——写出了闰土的善良以及对“我”的情谊。
语言描写(71段)——说话吞吞吐吐,表现了闰土的迟钝。
2.概括闰土形象
穷苦,善良,迟钝,愚昧,麻木
3. 
对比。
原因(74段):有自身原因,有自然原因,更主要的是社会原因。
(二)杨二嫂
1.文中对杨二嫂的哪些描写,你读了以后,有所触动?
外貌描写(40段)——生活贫苦,动作放肆
语言描写(46,50,52段)——说话尖酸刻薄
动作描写(52段)——自私自利
2. 
贫苦,自私,尖刻
3. 
 
五、环境描写
1.第二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天气,渲染了一种萧索荒凉的气氛,衬托出“我”悲凉的心情,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2. 
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场景;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衬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为情节发展做铺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