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勃朗峰》教学设计
(2022-06-05 16:32:00)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登勃朗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过程
【预习】
导入:阿尔卑斯棒棒糖,大家都熟悉;阿尔卑斯山,你知道吗?勃朗峰,是欧洲阿尔卑斯山的主峰,山势陡峭,为欧洲名胜之一。
视频:勃朗峰
仔细阅读课文,做批注;朗读课文。
作业:自学生字词
一、复习导入
1.
展开想象:阅读课文时一定要展开想象,把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想象出来。
把握游记的三要素:所至(游踪),所见,所感
欣赏景物描写
A.
B.
C.
二、明确游踪,理清思路
1.
早晨八点多,便徒步出发(第1段)——沿途美景(第2段)——抵达阿冉提村前约莫半小时(第3段)——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第5段)——沿河谷前往沙蒙尼途中(第7段)——到达沙蒙尼旅馆(第11段)
2.
第一部分(1-6):写登山的见闻与感悟。
第二部分(7-11):写下山乘车的经历与感受。
三、了解写法:散文笔法与小说笔法
1.
2.
写作借鉴:写游记既可写景,也可写人记事。
四、欣赏奇景
1.
找出写景的句子,说说哪些是简笔勾勒,哪些是浓墨重彩?
品读、赏析:写了哪些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
第2段:
峡谷:清流急湍;岩壁巉峻
瀑布:轰鸣作响。
第3段:写勃朗峰的光艳耀目。
第4段:写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奇形怪状,像纤指,像塔糖。
第5段:写云之形,云之色,云之神
2.作者的感悟(第6段)
五、欣赏奇人奇事
1.
纵饮
一个自封“车夫之王”,一个自称“博朗队长”
险遭不测
结果:后发先至
2.
他们自信、热情、洒脱,具有高超的驾车技巧,对路况充分熟悉。
反映了作者乐观、积极、率真的生活态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