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教学设计
(2022-05-14 09:06:58)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北冥有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过程
【预习】
导入:由电影《大鱼海棠》导入
阅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自译
朗读课文和注释
作业
A.写出你阅读中所思考的问题。
B.鲲鹏有什么特点?
C.文中引用《齐谐》里的话有什么作用?
一、朗读
1.
2.
二、重点词句
1.
2.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三、鲲鹏的形象
1.
硕大无比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
变化神奇
“化而为鸟”
力大无穷
“水击三千里”
善借长风
“海运”“去以六月息”
志存高远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A.
B.
启示:我们要胸怀远大理想,勇于搏击,敢于追求。
2.文中引用《齐谐》的话,有什么作用?
对鲲鹏之事进行补充说明,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3.尽管如此,鲲鹏存在吗?
体会《庄子》想象雄奇瑰丽,带有浪漫色彩的特色(预习)。
文章描绘出一幅大鲲变为大鹏,大鹏扶摇而上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
四、文章主旨
1.
大鹏飞上高空后俯视大地的情景。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也就是说,九万里高空的大鹏往下看人世,跟人往上看无限遥远的天空,正是同一景象,人世间全都融进了一片湛蓝之中。
2.
(野马般奔腾的雾气,空气中漂浮的尘埃,都很细微,但都是有生物用气息吹动的。这是在解释大鹏为什么要借助风的力量飞向九万里高空,并飞向南海。就连若有若无的雾气,漂浮着的极微小的尘埃,尚且需要生物的气息吹动,而背部就有几千里之大的鹏鸟,又怎么能够不借助风力呢?)
大鹏也受风的限制,小的“野马”“尘埃”也依靠气息,说明世上万物无论大小都有所凭借,有所局限。而真正的“逍遥”是无依无靠,无所羁绊,悠然自得,自由自在,是绝对的自由,作者借此表达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五、作业布置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