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说》教学设计

(2022-05-14 09:04:47)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 结合具体文句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预习

导入:“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表达作者对某一事或某一物的看法。

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自读自译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作业:抄写课文。

 

一、朗读课文

1. 指名读,正音

2. 自用朗读

 

二、重点词句

虽,安,等,尽,策,其

 

三、概括段意,理解内容

1. 本文是说马的,说的是什么马?

2. 文中对千里马有哪些称呼?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练习二)

“千里马”,“马之千里者”“名马”,“是马也”,“策之”,这样使语言简洁,不显得啰嗦,也使语言富有变化。

3. 找出每段的关键语句,概括段意。

(1)第一段

A.关键语句:“伯乐不常有”,“故”

B.段意:写千里马终生被埋没的原因(“伯乐不常有”)。

C.对于千里马的终生埋没,作者是一种怎样的情感?你是从那个语气词中体会到的?

同情,痛惜。“也”。

(2)第二段

A.关键语句:“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段意:写千里马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千里马吃不饱,才能得不到施展,对此,作者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你是从哪些语气词中体会到的?

谴责,愤怒。“安”,“也”。

(3)第三段

A.关键语句:“其真不知马也”

B.段意:总结全文,再次表现食马者的愚妄无知。

C.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语气词中体会到的?

谴责,嘲讽。“其”,“呜呼”,“也”。

 

四、把握主旨,了解写法

1. 作者写此文就是为了千里马打抱不平吗?

为自己以及和自己一样有才能却不能施展的人。“韩愈年轻时,曾几次上书给当朝权相,希望得到重用,以展才志,但都被冷落”(阅读提示)。

2. 本文运用什么写法?

托物寓意。

3. 文中的千里马、伯乐和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千里马:比喻人才

伯乐:比喻能识别人才、任用人才的人。

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不识人才的人。

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

主旨: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慨。

 

五、拓展延伸

你觉得伯乐重要吗?结合练习四,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

 

六、作业

1. 练习四

2. 识记注释和译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