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同二中的前身——育英中学

(2024-12-29 16:19:34)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大同二中的前身——育英中学

 

一、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五年(1946),大同天主教比利时籍神父邓惠普在城区大东街路南三元宫创办私立育英中学。

民国三十六年(1947)经山西省民国政府教育厅批准正式备案挂牌办学首任校长由毕业于罗马传信大学的集宁教区国籍司铎许德担任

民国三十六年(1947821日,首任校长许德免职。95日,教会又委派国籍司铎郭印宫就任校长。

194951日,大同和平解放,大同教区代理主教路达天与邓惠普、范普厚、郭印宫四人就是否继续办学进行了讨论,最后决定继续办学。

1950312日,在校长郭印宫的请求下,人民政府正式接办育英中学,但产权归于天主教会,暂定名为“察哈尔省大同中学分校”。43日,郭印宫免职卸任校长。5月,由浑源中学调来卢学礼担任学校主任。

195262日,学校更名为“察哈尔省第二初级中学校”,从此成为一所独立的初级中学从而与教会完全脱钩。是年923日,学校再次更名为“察哈尔省大同市第二中学校”。

1952年底,察哈尔省撤销,大同市划归山西省管辖,学校随之更名为“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中学校”。

1955年,学校迁到东仓新校址,原育英中学校址由大同城区第九小学校占用

二、建筑概况:

民国二十年(1931由比利时圣母圣心会管辖的大同天主教购置大同城区大东街路南三元宫(即今城区第九小学校所在处房舍十余间,面积4680平米。民国二十六年(1937)日军侵占大同后,该处房舍被日军汽车修理厂占用充作车间、库房,民国三十四年(1945)抗战胜利后,教会将产权收回并筹资兴办教育机构,因陋就简修缮改建为教室三个,学生宿舍数间,图书馆、仪器室各一个及教师办公室等,虽然简陋,但初具了一般初级中学的规模。通过数年的不断修缮、新建、改建,至1950年初,共有房屋13间,教室4个,礼堂一个。

 

大同二中的前身——育英中学
(育英中学平面图)

三、经费来源

    1、从大同教区的传教经费中支取,这是梵蒂冈拨给大同教区传教经费的一部分;2、比利时传教士募捐,比如比利时教士李本恩曾捐助数千元;3、范普厚从美国募捐了大量美元,,具体数字不得而知,有人说大约1万美元,可能是不定期的捐助,因为从范厚普的口里可做证明,他常说:“花钱吧,不成问题”或说“咱们有的是钱”;4、学生缴纳学费,每个学生每学期应交银币10元。

四、师资配置:

民国三十五年(1946)由邓惠普创办并任教三十六年(1947)经山西省民国政府教育厅批准正式备案挂牌办学。根据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私立学校的正、副校长必须由中国人担任,故此首任校长由毕业于罗马传信大学的集宁教区国籍司铎许德担任,318日正式就任;3月,邓惠普就任校务主任、总务主任,主管行政(包括财务、教务、事务等);10月,范普厚就任训育主任,主管牧灵,任学监兼音乐教师。许德是学校对外的代表,邓惠普和范普厚则是教会驻校的代表,学校的政令及一切活动均由二人发出和指挥。

大同二中的前身——育英中学

(邓惠普)
大同二中的前身——育英中学
(许德)
大同二中的前身——育英中学
(范普厚)

学校教职员工中以教友居多,此外学校还以重金聘任才学兼备的学界名流任教,先后应聘的有任学友(数、理、化)、樊亚雄(数学)、罗实(数学、生物)、王辅(体育、图画)、薛受谦(语文)、王萝周(语文)等。

19498月统计数据,教职员工12人,勤杂人员3人。政治教育正呈察哈尔省政府审核中。

1950年郭印宫离任校长时学校师资情况:教务主任薛受谦,教员有邓惠普(比利时籍神父)、李应白、罗实、孙宗普、赵天贵、马云等,会计芦继周,公务员谷子敏等。

五、学生来源:

育英中学所招学生一般不按考试成绩录取,而是以信教或者有意入教为先决条件。学生来源多为教徒和教徒子弟,为了扩大教会影响并培养更多的天主教徒从而也招收部分非教徒学生

育英中学的创办者在以慈善之名开办教育、培育信仰的同时也为大同当地适龄学子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提供了方便、创造了条件,因为在育英中学成立之前大同教友子女就读教会中学必须前往绥远、宣化以或张北的养正中学就读,育英中学成立后便可就近读书,而且还享受到教会学校的各种优待如减免学杂费、享受伙食补贴等,因此也吸引了一部分非教徒群众送其子弟来此就读。

 

六、班级设置及开设课程:

学校开办伊始只有初中班一个,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初中为三个年级三个班,学生人数不足 150 人,教职工仅有 13 人,是年夏季送出第一届初中毕业生。办学初期为三年制的初级中学开设的课程在初一设国文、公民、算术、英文、植物、地理、体育、音乐、图画,初二设国文、公民、代数、英文、动物、历史、地理、体育、音乐、图画、化学,初三设国文、公民、英文、几何、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体育等。三十八年(1949)增设高中班一个,1949820日《大同市公私立中等学校教职员工学生数统计表》数据显示:私立育英中学共有初中4个班(其中一年级2个班,男生98人、女生8人;二年级一个班,学生56人均为男生,三年级一个班,男生40人、女生4、高中一年级1个班(其中男生25人,女生6全校学生共计233人。

在当时,学校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不准随意走出校门,并按照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每节课五十分钟,采用封闭的注入式教法。学校备有仪器室,给理、化、生课教学以直观和演示实验的机会;有图书室,其藏书 1000余册,可以基本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住校学生每天早晚饭前都有念经祈祷活动,非教徒则自愿参加,晚饭后又用幻灯给学生放映欧洲人开发非洲的故事和宗教图片;学校建有小教堂,每周五下午举行礼仪,凡教徒必须参加;学校明令学生不得参与任何党团组织(包括国民党、三青团、同志会)和社会活动如集会、游行示威等。由于学校管理严格加之师资力量较强又有教会力量的约束,学生的文化学习成绩较高,从而使得育英中学的声誉一时颇得社会好评。

1948学校取消了公民课、增设了政治课,比其他中学更为优越的是上理化课能做实验,图书也能满足学生借阅,包括成套的读物和工具书籍约有千余册。

194951日,大同和平解放,此时值得一提的是育英中学的军乐队也是独一无二,尽管钢管乐器不多,但在当时却颇引人注目,当时曾迎接解放军进城。此后高年级学生自发办起民主墙报,冲破了学校规定“不准学生上街游行、集会”、“不准参加除校内的宗教活动外的其他政治活动”等规定。

大同二中的前身——育英中学

(二中军乐队)

大同私立育英中学,自1945年后成立至1950年春季移交政府接办,共招收学生6个班,其中初中毕业2个班。

七、人物介绍:

大同二中的前身——育英中学

(邓惠普)

邓惠普:国籍:比利时,生卒年月:1889.03.23生于比利时——1979.12.09卒于比利时。1914.07.25晋铎。1924年——1927年任榆林本堂。1927年——1933年任大同修院本堂、修会会长。1933年——1934年在比利时休假。1934年——1936年任许堡本堂。1946年筹办育英中学,1951年10月28日因“圣母军案”被大同市公安局逮捕,1952年9月12日被驱逐出境。

大同二中的前身——育英中学

(许德)

许德:内蒙古察右前旗人,留学于梵蒂冈传信大学,毕业后归国担任集宁天主教区总会计。1945年集宁第一次解放时,他化妆成农民改名戴化民,逃至大同天主堂,被邀请担任育英中学首任校长。1947年育英中学的正式备案手续尚未办妥,许德亲自前往省城太原办理,通过太原天主教与省府梁化之建立关系,得以备案手续被省教育厅顺利批准。回来时,他得到省教育厅颁发的校长委任状一份,又带回梁化之给学生的题词一纸,他贴在校长办公室引以为荣,邓惠普、范普厚二人对许德的这次出使太原非常满意,特赠送其英国最新自行车一辆,美国派克金笔一支。曾任美国善后救济总署大同署长,,辽沈战役开始后,乘飞机逃往北京,国共谈判时担任国方英语翻译,据说北京解放初,又逃至广东梅县,最后逃至新加坡,于1952年病死于新加坡,遗骨被两位侄女背回,安葬于集宁天主教公墓。

大同二中的前身——育英中学

(郭印宫)

郭印宫(圣名:达陡):天主教主教,1917年5月1日生于大同县许堡村一个贫苦家庭1933年蒙天主召叫进入河北西湾子小修道院,1939年入归绥(今呼和浩特)教区联合哲学院;1942年入大同神学院;1946年8月4日由邓维道(Francis. Joosten荷兰人)主教祝圣铎品。

1946年8月——1950年5月在大同育英中学(大同二中前身)任教、后任校长;1952——1966年出任天主教大同教区代理主教;1966年11月——1977年6月阳高下神峪劳动改造;1977年7月平反,先在大同市民政局工作,1979年7月回到都司街四号天主教堂;1985年由其创立山西神学院并出任首任院长;1990年在太原总堂晋牧;1990年7月8日郭印宫被祝圣为大同教区正权主教;2005年1月4日在大同天主教总堂安息主怀,享年88岁。

(注:本文资料参阅了刘平著《天主教大同教区简史》第十一章,姚斌、候长发整理的《育英中、小学的始末》,郭印宫著《大同私立育英简史》,《大同市教育志》第二稿,大同市档案馆编撰的《大同教育档案精选》,以及大同天主堂刘红刚署理提供的部分史料,在此深表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