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堡天主教堂简史
标签:
历史文化许堡 |
许堡天主教堂简史
一、天主教简介:
天主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一的基督教一分支,它与东正教、新教(在中国一般称新教为基督教,俗称耶稣教)同为基督宗教的三大派别,天主教亦称“公教”,原意为“普世的”或“大公的”,天主教供奉耶稣基督,并尊玛利亚为圣母,梵蒂冈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最高权力机构为罗马教廷,总揽世界各地的天主教事务。
1952年后,中国的天主教会与罗马教廷彻底断绝关系,开始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历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天主教成为中国宗教徒自办的事业,成立了天主教爱国宗教组织中国天主教爱国会。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中国天主教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二、传入许堡的时代背景:
许堡自明代建堡至清末,虽然寺庙很多但供奉的只是道教、佛教、儒教三大本土教,老百姓祖祖辈辈都是沿袭着烧香拜佛、叩头供神传统味十足的信仰习俗;1900年义和团运动后,天主教传播较快,时有意大利传教士彭毓玲(音译)到西册田、许堡传教,其活动内容为“十戒”“四规”“七件圣事”;民国时期,地处晋冀交汇处、交通便利、大同县二区政府驻地的许堡也接受了西方宗教思想的洗礼。
1922年大同天主教奉罗马梵蒂冈之命与太原分开,设立大同监牧区,任命荷兰人高东升(如下图)为首任主教,管理大同、阳高、天镇、浑源、广灵、灵丘六县教务,共有教所18所,属圣母圣心会领导,当时有比利时司铎汤、雷、高、田等人,由兰州来同接办,继有费品璋、邓惠普、魏光熙(均外籍)来同,教徒约有5000余人。1931年主教高东升因病离职,昝由比利时人费品璋代理主教。


鉴于当时桑干河北岸教友的呼声,以及许堡是大同县二区驻地的原因,大同天主教决定在许堡建立天主堂。
三、建筑概况:
受大同监牧区代理监牧费品璋委派,1931年比利时神父田种德在许堡古堡东南、大同县二高小南修筑天主教堂,许堡天主堂占地20亩,建筑房屋90余间(参考文献:《天主教大同教区简史》第226页)。
教堂建筑风格采用中西合璧式,呈哥特式风格,长26.6米,宽8米,总面积212.8平方米,钟楼高16米,教堂可容纳200人。
教堂西建有男校区一排房,教堂南建有女校区南北对称的两排房,教堂西南建有安老院、修女院、食堂、马圈、厕所等。
建筑经费来源:罗马教廷拨给大同代牧区的补助金、外国教会寄付金、大同代牧区财产收入(参考文献:《天主教大同教区简史》111页)。
建筑许堡天主堂时,田种德神父不辞劳苦每日骑马赶来监工,因他个子低身体胖,骑的马背经常被他压的弯弯的,工程的具体监督人为大同本地人杜金,系田种德的助手许堡天主堂主管,1933年杜金离任后由许堡人郭进才任教堂主管。(来源:教友回忆)
1994年回收天主堂后的修缮情况:1995年王力生本堂对粮站占用了近半个世纪的许堡天主堂及院落进行了维修;2009年潘志鹏本堂对钟楼顶部破损的部分进行了修缮;2015年——2020年王育峰本堂对教堂内部进行了装修。
目前天主堂建筑状况:除女校部南面那排房被许堡完小拆除外,所有房屋保护完好。
四、许堡天主教堂发展历程:
(1)民国20年(1931年)比利时神父田种德主持许堡教堂事务,在许堡一带广泛发展天主教徒。到1937年教友达1026人,教友较多的村庄有:东水地、南水地、浅井、集仁、阁老山、养老洼、于家寨。
许堡教堂教友人数统计表
|
年代 |
1931 |
1932 |
1933 |
1934 |
1935 |
1936 |
1937 |
1938 |
1939 |
1940 |
1941 |
1942 |
|
教友人数 |
399 |
640 |
984 |
1166 |
939 |
1024 |
1026 |
1043 |
1062 |
980 |
855 |
828 |
(参考文献:《天主教大同教区简史》第93、100页)
(2)民国22年(1933年)田种德在许堡教堂成立安老院一处,一开始就有30多位老人请求收容,住在安老院老人们的衣食均由修女负责,甚至连老人们死后的安葬也由教堂负责(参考文献:《边疆的公教事业》第99页)。民国24年(1935年)后常住的老人平均为10多人,至1945年大部分老人病故,留下的几人送大同神学院和总堂赡养(参考文献:《十九世纪中叶圣母圣心会在内蒙古西》)。
(3)民国23年(1934年)田种德在许堡天主教堂创办天主教堂小学,分男校部和女校部,其中女校招收30人,男校招收70人。(参考文献:郭天清提供的《许堡天主教堂简介》)
(4)许堡天主教积极支持抗战。1937年8月底“南口战役”结束后,国军的伤兵由北平大道撤退时,许堡天主教堂德庆惠神父将门诊所改为临时伤兵收容所,整天为南口战役伤员洗疗创伤。在日军到来的前几日,为伤病换上老百姓的衣服后送走。(参考文献:《边疆公教社会事业》第139页)
(5)1941年——1942年,许堡教堂的葛道德神父配合比利时民俗专家西册田神父贺登崧对许堡的寺庙文化进行了详细调查,为了整理调查资料,经常来往与许堡与西册田之间(如下图),为许堡留下了珍贵史料。(参考文献:贺登崧著《山西大同东南乡寺庙之碑铭与历史》)
(5)日军侵占许堡后,民国三十年(1941年)比利时和荷兰两国对日宣战,1943年3月华北地区荷兰与比利时籍教士被日军押解至山东潍县所谓“敌国集团生活所”,这样许堡堂又从朔县调来德国神父苏轼德,取代了比利时神父主持许堡堂事务。(参考文献:《抗日战争时期内蒙古天主教传教士对抗战的贡献》以及郭印宫主教侄子郭天清提供的资料)
苏神父虽为德国人也对日军的残忍本性深恶痛绝,一次,一位日军进了许堡教堂滋事,苏神父说“你过来呀”,这家伙满不在乎地往前走但不敢近前,苏神父继续说“你过跟前来”,这家伙走到跟前时被苏神父一拳打倒,爬起后夹着尾巴逃跑了。(资料来源:郭印宫主教弟弟郭印宏口述)
(6)抗日战争结束后,1946年4月11日经罗马教廷批准大同代牧区升格为大同教区,邓维道任大同教区首任正权主教,比利时神父重返许堡教堂。(参考文献:《天主教大同教区简史》第117页)

(邓维道)
(7)许堡天主教积极支持解放战争。郭印宫神父的两个哥哥郭印官、郭印宦均参加了共产党的地方武装,受两个哥哥的影响,郭印宫虽为天主教神父,但也处处帮助共产党游击队,常筹集一些革命根据地急需又被控制的物品,如地图、红蓝铅笔等文具以及医疗器械等必需品以天主教会的名义送出城外交于区小队手中。(资料来源:郭印官孙子郭柱成口述)
民国36年(1947年)许堡天主堂教士带领中共干部赵亚萍(大同县民政科长)乔装传教先生进大同开展革命工作,不幸被敌人发现,在搜捕前幸得逃走。事后大同城外各堂口教士自动撤回大同城内。(参考文献:《山西通志》第四十六卷——民族宗教志第415页)
(8)1948年教堂被粮站和许堡完小所占。
(9)50年代天主教堂钟楼的大钟被运往阳高一中,被用作学校上下课打铃的钟,目前去向不明。曾经钟楼的大钟响起来周边的村子都能听到。(资料来源:许堡老人回忆)
(10)1993年粮站正式归还天主教堂,许堡教堂恢复使用。
(11)在大同教区郭印宫主教和神父们的大力支持下,1998年8月13日“大同教区耶稣圣心修女会”在大同县许堡天主堂正式成立。修女会奉耶稣圣心为主保,小德兰为副主保,以传扬圣心的仁爱精神,效法圣心的良善心谦,并积极、努力地赔补圣心所受的侮辱为宗旨。(参考文献:《大同教区耶稣圣心修女会六位矢发永愿》)


(12)2011年许堡天主堂与许堡古堡一起喜获大同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3)成为国内现存12座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的天主教堂之一。
国内现存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的天主教堂主要有苏州杨家桥天主堂、安庆天主堂、大同县许堡天主堂、朔州上坡天主堂、贵阳北天主堂、磨西天主堂、石阡天主堂、昆明北京路天主堂、茨中天主教堂、大理天主堂、白汉洛天主教堂和崇州天主教堂。(参考文献:《在华中西合璧风格天主教堂的考古研究》)
五、教堂建筑特点
教堂坐北朝南,单侧开窗,东西向较长,以巴西利卡式平面为基础,祭坛处缩小了宽度,并在其后加建一间,作为神父祭衣所(如图1),与之前国内教堂相比有以下几点变化:1、打破了祭坛一定面向主入口的惯性思维,2、打破了严肃规整的对称格局,说明当时已经转变了审美观念,不再恪守古板的对称原则,变为灵活变通的平面布局方式,3、弱化了钟塔的图腾作用,教堂同时采用了罗马风式和中国传统两种建筑符号单钟塔。南立面主要以罗马风式的半园券和壁柱作为装饰母题。
中国式的传统建筑符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木结构屋顶的结构和形式之美得到肯定,层檐出挑,以椽头、飞椽、以及猫头滴水的瓦口做法为主要装饰手段,用优美的屋脊线强调屋顶轮廓,而且还运用了传统吻兽做法,同时在建筑的山墙面使用了排水沟滴的瓦口装饰手段(如图2)。2、教堂山墙面使用了当地传统的马头墙做法。3、当地民间题材作为教堂细部装饰的表现内容,如屋脊上的浮雕以当地传统的龙凤及荷花作为主题。4、强化了台基的装饰作用(如图3),台基与教堂主体比例协调。5、教堂山墙使用了当地传统的挖凹龛做法,以及传统的砖椽做法作为装饰。(参考文献:《山西近代天主教堂研究之北境教区》)
图1:许堡天主教堂平面图
图2:许堡天主教堂屋顶
图3:许堡天主教堂台基
六、历任本堂及简历:
建国前:
1、历任本堂:
戴鼐思(比利时):1932年——1933年
邓惠普(比利时):1933年——1933年
德庆惠(比利时):1935年——1937年
路达天(比利时):1938年——1939年
葛道德(比利时):1940——1941年
苏轼德(德国):1943年——1945年
范宝德(比利时):1945年——1946年
葛乐生(比利时):1946年——1948年
2、历任副本堂:
田种德(比利时):1932年——1935年
王翰题(比利时):1938年——1939年
葛道德(比利时):1939年——1943年
王履新(中国):?
(参考文献:《在华圣母圣心会士名录》《中国教务年鉴》《天主教大同教区简史》《许堡天主堂简介》。注:历任本堂、副本堂的任职时间四种史料记载任职时间段略有出入,综合其他史料记载折中排序)
建国后:
历任本堂
王力生(中国):1994年10月——1998年
刘俊红(中国):1998年——2000年
刘红刚(中国):2000年——2003年10月
赵
刘俊生(中国):2005年5月——2009年10月
潘志鹏(中国):2009年10月——2015年11月
王育峰(中国):2015年10月——2020年11月
赵
(参考文献:《天主教大同教区简史》)
一、田种德:VANACKERE
国籍:比利时
生卒年月:1885.02.07生于比利时——1955.07.06卒于比利时
1925年——1932年大同县西册田本堂。
1931年建许堡堂,1934年建张官屯堂。
1932年——1938年许堡、张官屯副本堂。
1938年——1943年天镇本堂。
1943年——1945年被日军关押于山东潍县和北京。
1945年——1948年集宁和Hsian_Ting_Hai本堂。
二、德庆惠:DU CASTILLON Maurice

国籍:比利时
生卒年月:1903.07.28生于比利时——1990.11.15卒于美国
1930年——1933西册田和灵丘副本堂。
1933年——1936年大同学校校长。
1936年——1939年许堡本堂。
1939年——1946年平各特中英文教师(比利时)。
1946年——1947年culpeper本堂(美国维吉尼亚州)
1947年——1952年司各特和Nechin的中英文教师。在zuun当法文教师(比利时)
1952年——1955年鲁文传教学讲师。
1959年——1979年culpeper本堂(美国维吉尼亚州)
1979年——1988年华盛顿教会机构神师。
1988年——1990年退休于阿灵顿。
三、葛乐生:CLAES Louis

国籍:比利时
生卒年月:1910.04.09生于比利时——1959.09.29卒于比利时。
1935.08.18晋铎。
1937年——1938年任许堡副本堂。
1938年——1939年任莫家堡本堂。
1939年——1946年任千千村本堂。
1943年——1945年被日军关押于山东潍县和北京。
1946年——1948年任许堡本堂。
四、葛道德:CATTAERT Michael

国籍:比利时
生卒年月:1913.11.19生于比利时——1997.03.17卒于美国。
1937.08.02晋铎。
1939年——1947年任西册田、许堡副本堂。
1997.03.17逝世于圣安东尼奥
五、戴鼐思:DENYS Michiel

国籍:比利时
生卒年月:1906.03.13生于比利时——1994.08.02卒于比利时。
1930.08.17晋铎。
1932年——1934年任许堡本堂。
1934年——1936年任马家皂本堂。
1936年——1938年任千千村本堂。
1938年——1941年任大同修院主任。
1941年——1943年任东新庄(浑源)本堂。
六、邓惠普:VAN DEN BON Acniel

国籍:比利时
生卒年月:1889.03.23生于比利时——1979.12.09卒于比利时。
1914.07.25晋铎。
1924年——1927年任榆林本堂。
1927年——1933年任大同修院本堂、修会会长。
1933年——1934年在比利时休假。
1934年——1936年任许堡本堂。
七、范宝德:VAN PELT Jozef
1940年——1943年任马庄副本堂。
1945年——1946年任许堡本堂。
1947年——1948年任天镇本堂。
八、雷春扬:LEJEUNE Clement
国籍:比利时
生卒年月:1895.08.14生于比利时——1969.04.14卒于比利时。
1931年——1933年西册田本堂
1934年——1935年任许堡本堂
九、路达天:VANDERSTRAETENFrans
国籍:比利时
生卒年月:1901.04.01生于比利时——1967.11.10卒于比利时。
1929年——1931年任榆林本堂
1931年——1938年任马庄本堂
1939年——1943年任许堡本堂
十、王翰题:VAN HAUTE Alfons
国籍:比利时
生卒年月:1880.09.02生于比利时——1961.04.18卒于比利时。
1938年——1939年任许堡副本堂
1939年——1943年任大同本堂
十一、苏轼德:
(未收集到照片)
国籍:德国
1943年前在朔县本堂。
1943年——1945任许堡本堂。
十二、王履新

1911年8月生于大同市西河河村,圣名巴尔多禄茂,1940年8月24日由邓维道主教祝圣为神父,曾任西册田、许堡副本堂,天镇本堂。1951年初为大同总堂本堂,同年10月28日,因“圣母军案”被捕入狱,1966年被释放后到1987年秋在西河河村被监督劳动,1988年返回大同本堂,1991年11月10日去世。
十三、王力生
十四、刘俊红
十五、刘红刚


十八、潘志鹏
十九、王育峰

(注:以上照片及资料由大同天主教刘红刚署理及郭天清提供,出自《在华圣母圣心会士名录》及大同天主堂资料)。
许堡堂区下辖六处教务,即西坪祈祷所、东水地祈祷所、千千村天主堂、新堡村祈祷所、集仁祈祷所、浅井祈祷所。
七、许堡走出来的神父郭印宫

八、许堡天主教堂的几则小故事
(1)德庆惠神父在传教的同时,还带来西医,免费给许堡人看病。
据我的姥姥讲:大约在1937年——1940年期间,我的二舅刘志章手指起了个疮,一直流脓好不了,当时姥姥没办法了,就带他去许堡天主堂找到德神父给医治,神父用的是西医治疗办法,就是用手术刀、剪剔除已经坏死的组织,然后用了消炎药,最后用绷带缠好,换了两次药就好了,治疗费一分也没要。我的姥姥过意不去,秋天时把自家麻洼果园盛产的苹果挑了一筐上好的送去,德神父见到苹果非常喜爱,这才收下。
(2)飞龙打许堡时在天主教堂设指挥部
1937年11月飞龙的部队开到许堡城下准备攻打许堡,指挥部就设在天主教堂,许堡的两位村民牛步绪、李运健因被怀疑是城中派出搬救兵的奸细,而被五花大绑在天主教堂院子里的木杆上,牛步续被施以“凌迟”,刽子手下手时,德庆惠神父曾以教主的口吻、天主教禁见血的教规劝其禁止施刑,但无效。牛步绪开始还能痛骂,后来就流血而亡,绑在旁边的李运健当时就被吓死。飞龙的部队将天主教堂钟楼上的阁楼作为最佳“狙击点”与城墙上的守城士兵进行枪战,结果飞龙的二当家“黑虎”,被城墙上的狙击手杨司重一枪毙命,在这神圣之地几天之内就结束三条性命。不过飞龙的部队不久被改编成了八路军,第二年再次进许堡受到老百姓夹道欢迎。
(3)天使化白鸽、渡人上天堂
郭印宫神父的父亲郭进财在许堡天主教堂建堂以后,是许堡堂早期的会长,与各位外国神父交往颇多,感情深厚,为了发展教友东奔西走。母亲是一位热心教友,常在许堡堂帮忙,比如,为养老院(也叫安老院)的老人缝缝洗洗,与修女一起为许堡堂收养的孤儿(当地称作堂女、堂小)喂饭、洗衣,一直受到教堂里人员的赞扬。郭神父的母亲去世时发生了一件诡异的事件:出殡的当天,在棺材将要起灵前,突然不知从哪里飞来两只白鸽,正好落在了棺材的大头(许堡俗称火焰)两头,人来人往也不飞走,但当起灵以后,两只白鸽从家里直接飞到了许堡天主教堂的钟楼顶上,众人惊奇不已。后来,天主教堂神父解释:那是基督耶稣派来的天使把老人接往天堂了,天使是白色有翅膀的,它化作了白鸽,因为在天主教中鸽子代表神圣,意为神圣降临,白鸽站在教堂钟楼顶部是耶稣基督显灵的表现。从此,郭家人信奉天主教的人更多了。
(4)比利时神父的良好生活习惯
据杨锦华讲,其父亲杨司昇曾在二高小上学,闲暇时常与天主教堂的比利时神父出外到田野散步,神父说话文明,特别是一件小事让他感触颇深,就是吐痰的时候吐在手帕上,决不随地吐痰。这件事让杨司昇记忆深刻,曾告诫自己的孩子,要学习天主教堂神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法国前总统蓬皮杜出生在许堡的传说
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在周恩来总理陪同专程来大同参观访问,那么为什么一个西方国家元首指名道姓要来大同参观访问呢?据老舍儿子舒乙的文章《卡壳的尴尬》记载:周总理陪蓬皮杜参观云冈石窟在下台阶的时候问:“总统阁下,你怎么知道大同有个云冈石窟呢?”,蓬皮杜回答:“我父亲是这儿的传教士,我很小就知道有中国有个大同”,而在1973年蓬皮杜访问大同后,民间就有传说,蓬皮杜出生在大同东部的许堡,而且说得有鼻有眼,其父亲在许堡传教时生的蓬皮杜,比如搜狐网“太原道”的文章《1973年周恩来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云冈石窟时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一些贴吧均有这样的说法。对于这个说法我也询问过大同天主堂刘红刚署理和研究中国天主教史的刘平老师,他们都未见到过这样的史料,只是刘红刚听千千村老人们说蓬皮杜父亲曾在千千村传过教,所以这种说法已无从考证,只能作为民间传说给人带来无限遐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