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原文地址: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作者:民夫子
从二程文化园到二程故里约36公里,我们行车40多分钟就到了景区停车场。
两程故里位于洛阳嵩县田湖镇程村,是宋代理学家程颢(1032-1085年)、程颐(1033-1107年)两兄弟著述、讲学的地方。实际两程办书院、讲学主要在洛阳一带,所以他们创立的学说,又被称为“洛学”,只是程颐为躲避党禁迫害于1103年迁至程村,至1107年辞世于此。1455年明代宗诏封程村为两程故里,1462年明英宗敕建石牌坊,上书“圣旨”,下书“两程故里”,从此人们就认程村为“两程故里”。2006年,以“两程故里”和宋至明清古建筑,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儒学自先秦孔孟奠定基本框架后,至两汉以经学形式一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其后衰败长达近千年,直到宋代,复以理学形式再度兴盛,二程开创的理学,被朱熹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具有比较严密逻辑体系的学说——“程朱理学”,之后才开始逐步控制思想学术,进而稧入政治领域,在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思想领域中,元朝及后来的明清时代均为国家的官方思想,占统治地位长达八百多年,影响所及远播周边国家。
两程故里遗迹主要是石牌坊和两程祠。两程祠为三进院落,分别为棂星门、诚敬门、道学堂。西院还有程颐故居、书院讲堂等,现在是两程理学文化博物馆。虽然已过千年,建筑应该均已重建,但我们还是能凭此体会古人创立洛学、后人传承的进程。

14. 大院东庑殿为“和风甘雨”坊,坊三间,尖顶八角挑檐,匾额为南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所题,赞颂程颢阳春之温、时雨之润,内供奉程颢弟子神位,现为展室

15. 大院西庑殿为“烈日秋霜”坊,坊三间,尖顶八角挑檐,匾额为南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所题,比喻程颐光明正大,对谬论邪说毫不留情,内供奉程颐弟子神位,现为展室

16. 道学堂,五间,庑殿顶,挑角重檐,九脊六兽,明弘治十三年(1500)建,后毁(现建筑为1991年在原址复建),从宋代起,人们把二程创立的学说称为“道学”,此殿为两程祠的主殿

17. “学达性天”,为清康熙帝御书,悬于二程坐像正上方
二程学说总体一致,但两人又有侧重,程颢开创了心学,程颐则为理学,他们不仅开创了道学,也开创了道学中的两大派别,这在哲学史上是罕见的。他们主张人生修养和心理修养,以身教人,是真正的人生导师。
离开二程故里,前往汝州风穴寺。。。。。。待续。

14. 大院东庑殿为“和风甘雨”坊,坊三间,尖顶八角挑檐,匾额为南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所题,赞颂程颢阳春之温、时雨之润,内供奉程颢弟子神位,现为展室

15.

16.

1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