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民夫子
民夫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6,657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2023-02-23 08:06:07)
标签:

旅游

二程故里

两程祠

程门立雪

民本思想





              从二程文化园到二程故里约36公里,我们行车40多分钟就到了景区停车场。
            两程故里位于洛阳嵩县田湖镇程村,是宋代理学家程颢(1032-1085年)、程颐(1033-1107年)两兄弟著述、讲学的地方。实际两程办书院、讲学主要在洛阳一带,所以他们创立的学说,又被称为“洛学”,只是程颐为躲避党禁迫害于1103年迁至程村,至1107年辞世于此。1455年明代宗诏封程村为两程故里,1462年明英宗敕建石牌坊,上书“圣旨”,下书“两程故里”,从此人们就认程村为“两程故里”。2006年,以“两程故里”和宋至明清古建筑,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儒学自先秦孔孟奠定基本框架后,至两汉以经学形式一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其后衰败长达近千年,直到宋代,复以理学形式再度兴盛,二程开创的理学,被朱熹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具有比较严密逻辑体系的学说——“程朱理学”,之后才开始逐步控制思想学术,进而稧入政治领域,在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思想领域中,元朝及后来的明清时代均为国家的官方思想,占统治地位长达八百多年,影响所及远播周边国家。
          两程故里遗迹主要是石牌坊和两程祠。两程祠为三进院落,分别为棂星门、诚敬门、道学堂。西院还有程颐故居、书院讲堂等,现在是两程理学文化博物馆。虽然已过千年,建筑应该均已重建,但我们还是能凭此体会古人创立洛学、后人传承的进程。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1.  两程祠大照墙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2.  国保碑(国六)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3. 导览图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4. 两程祠正门,门前一对石狮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5.  大门八字墙东侧嵌“道接子舆”,子舆即孟子,二程理学与孔孟之道一脉相承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6.  八字墙西侧“学贯濂溪”,濂溪即周敦颐,意为二程学说达到了老师周敦颐的高度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7.   棂星门,大门用棂星门与孔庙同,足显后人对两程旷世大儒之尊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8.  八字墙转角处嵌有一碑“清乾隆二十九年三月    宋程伊川先生故宅   邑令······立”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9.  棂星门至诚敬门为第一进院落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10.  诚敬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琉璃脊饰和琉璃瓦剪边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11.  门额竖匾“诚敬门”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12.  诚敬门至道学堂是第二进院落,中轴线道路两侧竖有多通列代碑刻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13.   “奉敕重修两程夫子祠碑记”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14. 大院东庑殿为“和风甘雨”坊,坊三间,尖顶八角挑檐,匾额为南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所题,赞颂程颢阳春之温、时雨之润,内供奉程颢弟子神位,现为展室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15.  大院西庑殿为“烈日秋霜”坊,坊三间,尖顶八角挑檐,匾额为南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所题,比喻程颐光明正大,对谬论邪说毫不留情,内供奉程颐弟子神位,现为展室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16.  道学堂,五间,庑殿顶,挑角重檐,九脊六兽,明弘治十三年(1500)建,后毁(现建筑为1991年在原址复建),从宋代起,人们把二程创立的学说称为“道学”,此殿为两程祠的主殿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17.  “学达性天”,为清康熙帝御书,悬于二程坐像正上方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18.“希踪颜孟”匾额,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光绪帝御书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19.   "伊洛渊源"匾额,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慈禧太后所书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20.  正中供奉程颢程颐坐像,对联“自古汉唐无双士    于今伊洛第一家”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21.  著述楼遗址,楼五间长五丈六尺,南北一丈五尺,庑殿楼阁式建筑,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嘉靖四十二年重修,现仅存遗址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22.  祠堂与西院北端有个小花园,园内池塘假山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23.  程颐故居,“程门立雪”的故事就发生在此,现在是“两程理学文化博物馆”的第一展室,再现程颐晚年生活场景(均为模拟)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24.  弟子聆听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25.  程颐居室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26.  程颢程颐长期居住在洛阳履道坊,程颢54岁辞世就在履道坊,程颐在嵩县鸣皋镇创办伊皋书院,讲学20年,最后五年在程村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27.  程子家训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28.  “二程讲学”,此室为第二展室,介绍二程教育思想、讲学故事,学子听讲“如坐春风”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29.   书院讲堂内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30.  程颐讲学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31.  二程教育思想就是要“阐明正学,兴起斯文”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32. 儒学发展脉络,从尧舜禹到王夫子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33.  学生读书处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34.  “视民如伤”,为第三展室,介绍程颢从政经历和程颐民本思想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35.  程颢十余年仕途主要也就做了县令、权监察御史等中级官员,但本着以民为本的思想,实施仁政,济世活人,深得百姓爱戴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36.  程颢每到一地做官,就写下座右铭“视民如伤”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37.   治理晋城,由于程颢治政有方,使晋城这个几万户大县,三年俨然成为一个礼仪之邦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38.  程颐25岁上书宋仁宗,提出“民为邦本”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39.  院内古井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40.  各室内还展出了一些宋明清的文物,院内有多通碑刻,石础、南极石等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41. 今人刻写的二程语录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42.  好像是明代的一通御敕祭文碑(没拍好看不清,也不见介绍)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43.  程氏后人有不少流到海外,此为"落籍高丽后孙参拜"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44.  西院一路的出入口,额为“博士第”,挂牌“两程理学文化博物馆”

金秋中州游(七十三)嵩县二程故里
45.  “两程故里”石牌坊,明英宗天顺六年(1462)敕建,位于两程祠东1公里处,我们漏了没看到,此片选自网络,以保持二程故里的完整性

           二程学说总体一致,但两人又有侧重,程颢开创了心学,程颐则为理学,他们不仅开创了道学,也开创了道学中的两大派别,这在哲学史上是罕见的。他们主张人生修养和心理修养,以身教人,是真正的人生导师。
           离开二程故里,前往汝州风穴寺。。。。。。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