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金秋中州游(六十九)祖师庙·洛阳老子纪念馆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原文地址:金秋中州游(六十九)祖师庙·洛阳老子纪念馆 作者: 民夫子
结束参观洛八办纪念馆我们走天桥回到山陕会馆停车场,从这里到祖师庙约3公里,行车不到10分钟就到了。
祖师庙位于洛阳老城北大街,始建于元末明初,最初供奉道教始祖老子,后改奉真武大帝。原来范围很大,庙内殿宇楼阁比比皆是,有照壁、大门、戏楼,还有前后殿、东西厢房等,据史料记载明清两代屡有毁损、修缮,规模宏大,香火兴盛,名称有玄帝庙、真武庙、祖师庙诸说。
祖师庙现占地面积约1700平方米,由于民国时期曾驻军,1949年后长期作为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仓库,原殿内供奉的青铜祖师像早已无存,殿宇毁损严重,现仅存前殿、大殿、东耳房,其中大殿是元末明初建筑,其它均为清代建筑。大殿面阔五间,南向,单檐歇山琉璃顶,内部的梁架结构属元代建筑风格,由于战乱和人为破坏,此种梁架结构全国已很少,因此这座祖师庙于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子作为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哲圣”,曾任东周王室柱下史(管理国家图书馆之官),居住洛阳长达数十年,“文圣”孔子曾入周(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西去归隐时过函谷关留著千古名篇《道德经》,其一生与洛阳有着浓厚的历史情结和不解之缘。1990年代祖师庙产权移交洛阳市文物部门,为纪念我国古代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文物部门在祖师庙筹建了老子纪念馆。2012年9月28日正式开馆,这是国内惟一的老子文化专题性展览馆。

8. 大殿与前殿间是个大院,一侧碑廊,一侧有附房

9. 大殿前月台、正立面, 大殿坐北朝南,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飞檐起翘,覆盖灰色砖瓦,绿色琉璃瓦剪边,殿顶正脊两端有陶塑龙吻,脊背饰龙、荷花陶浮雕

11. 大殿檐柱微微内倾,当心间及次间设补间辅作各两朵,尽间各一朵,均为五踩计心造双假昂斗拱,斗拱高度约占柱身25%,正心枋用足材,不设齐心斗,都符合元代建筑特征,双下昂均为琴面昂,昂嘴细瘦而上翘,下刻假花头子耍头刻龙形,具有明清建筑风格

22. “老子出生”,老子(约公元前571-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相传楚国苦县有个叫理氏的姑娘吃了河中飘来的一个李子后,怀了81年的身孕而生下一个白胡子的南孩,理氏为其取名“老子”,他生下即会说话,指着院中的一颗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24. “在周任守藏室史”,老聃入周,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后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相当于今国家图书馆)继续深造,后任柱下史,他博览群籍,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名闻全国

33. “唐皇奉祖”,因老子姓李,唐皇室也姓李,所以唐皇尊老子为始祖,唐高宗亲临鹿邑(即老子出生地苦县)拜谒,封其为“天上玄天皇帝”,武则天封其为“太上老君”,唐帝王以道教为“本朝家教”,使道教有了很大的发展
老子距今毕竟有2500多年了,其中有关介绍有些是很难证实的,但是他的道德经确实是流传至今不朽的精神财富,我颇感兴趣,对他的壁画介绍也基本录下,与大家分享。
接着我们前往参观潞泽会馆。。。。。。待续。

8.

9. 大殿前月台、正立面,

11.

22.

24.

3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