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班级文化的有效途径——抓班风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巫群英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班级是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大集体,班风,是指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良好的班风决定了良好的学风。优良的学风,是班集体的生命线。一个班的班风、学风的好坏,跟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班主任,要为创建优良的班风而努力。
(一)确定班风,提出目标
班风建设必须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目标过高过低都是不科学的,都不利于班集体建设。
我在接班之初,就积极听取 前任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的意见,深入到班级学生及其家长中去了解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身心特点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讨论确定班风的构成要素。对于高年级同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团结、上进、竞争、创新,使班级成员自觉自主地形成正确的舆论,取得共识,为良好班风的形成奠定基础。另外,我结合学校的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阶段的具体奋斗目标,例如“人人都说普通话”、“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目标明确了,团结加强了,纪律性提高了,学生自觉学习和锻炼的风气就会逐步形成。我相信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必能形成团结和谐、奋发上进的班风。
(二)关爱、疏导后进学生
后进生是指班级中那些学习不努力,学习成绩差,思想不求上进,品德水平较低的学生。后进生在班上所占比例虽少,但活动能力大,影响面广,常妨碍班级各项工作和活动的顺利开展。即俗话说:“一颗老鼠屎搞坏一锅粥”。因此,班级管理,首要的关键是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教育。 后进生的教育过程中常常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现象,不要操之过急。他们犯了错,老师在批评方式切忌简单、粗暴、甚至采取体罚,这是无视学生人格的表现,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批评应以诚心诚意地帮助,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对事不对人,既要把理说透,又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放下包袱,在改正错误的同时,不留下心灵创伤,永保向上的愿望,使教育为班级管理服务。
班上的小贺、小李、小张等,他们都很聪明,但不爱学习,作业常常像鸡扒的一样,讨厌读书,课堂上搞小动作,故意制造声音,爱玩一些小孩子玩的游戏,又不接受批评。为了教育他们,我记不清多少次和他们促膝谈心,有多少次和他们一路同行,我的关心教育终于融化了他们冰冷的心,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我们之间的关系融洽了,他们也改变了不良的行为。上课认真听讲了,作业认真完成了,各方面都在进步了。蒋金庸说得好:毛毛细雨点滴入土,最能滋润幼嫩的禾苗茁壮成长,入微体贴、循循善诱最能诱导淳朴的学生积极向上。
班级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做好后进生的教育,注意他们的言行动向,善于抓住苗头,要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变阻力为动力,真正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觉改正。形成良好的班风。
(三)培养高效率的班干部、增强凝聚力
班风是反映一个班级精神面貌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培养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纪律严明的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良好的班风、学风一旦形成,对学习和生活在这个班级中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强大的感染力。班级工作光靠班主任是不够的,班干部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必须具备一批积极能干的学生干部,我注意慎重地选拔和培养班干部,勤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根据各人的能力和特长,鼓励他们大胆工作,还教育他们以身作则,平等待人,跟同学们打成一片,团结在一起,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带领好全班同学,也让他们知道我对他们的殷切期望和信任,使他们成为我的得力助手,避免自己孤身作战,要利用班干部各自的长处,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只要随时加以正确的诱导短处是可以的,因此我决定让班干部自己选择适合的岗位当职,显然,他们都能积极带动集体开展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还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培养班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这样,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班干部的管理和带动下,同学们团结友爱,奋发向上,学习气氛浓厚,从而形成了一个你追我赶的班集体。
(四)建立完善班级规章制度
“没有制度,无以成方圆。”小学生依赖性强、自觉行为意识差,他们的行为常要依靠外力的监督。因此,班主任必须要为他们建立起看得见、摸的着、可以仿效的参照系,给他们以具体的规范。
1.民主
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人,班主任应发扬民主,积极鼓励他们参与班级规范的制定。刚开学时,学生总表现出纪律性差,上课很难认真听讲。这时,我听取老师学生的意见,分析原因后与他们一同制定制度。有些同学,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常常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我结合当前的流感形式讲清利害关系之后和大家达成共识,提出必要的约束条款。在师生共同讨论中,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有了“主人翁感”。同时,学生参与制定的规范易于接受,自觉贯彻执行的意识更强。
2.合情
要在《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制定一些的制度。制定一些必要的切合本班实际制度要有约束力度和范围,但又不能过分苛刻,不能事无巨细,约束一切,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
3.评比
光有规章制度还不行,要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及时地检查、评比。合理的检查评比能够督促学生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推动班级常规管理的顺利进行。检查评比要公正严明、一视同仁,要注重反馈信息,总结提高。
4.奖罚
该表扬时,决不吝啬;该批评时,决不姑息。对后进生则要多鼓励,少批评。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分寸,讲求艺术,不能说一是百,不能一无是处。表扬后要勉励其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批评后要多交流谈心,让其正视错误,认真反省。只有合理地运用表扬与批评,才能督促学生更好地遵守制度,形成健康的班级舆论,进而为树立优良的班级风气保驾护航。
(五)班主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
1、在学生面前,教师不仅是抽象知识的化身,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富有鲜明个性的人,是学生直观的人格榜样。先哲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我们也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小学生模仿性强、自制力差,一旦外在约束减弱或消失,他们便会自由散漫,无所事事。“要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千万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只有照章办事,学生才会有章可循,实践中才会以规范约束自我,趋向主动。同时,在此过程中,由于班主任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也会学到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教师永远是学生的榜样”,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有什么样的教师,便会有什么样的学生,也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班风”。所以,在班风建设中,班主任对自己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以身示教,为人师表。
班风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作为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时代的要求,努力抓好班风建设,是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