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课堂的三个图景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杨淑娟
我们试图追求这样的理想课堂图景:从长远思考,理想课堂是情商和智商共同成长的课堂;从近处着眼,理想课堂是师生一起释放智慧和激情的课堂;从格局变化来看,理想课堂是学生自主选课的课堂。
理想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情智课堂着眼于发展学生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情商之父丹尼尔说过: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情商而非智商。成绩是用分数、数字来衡量的,但是孩子的一生,关键的不是成绩,而是成长。情智共生的课堂不能仅仅强调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沟通技巧的培养。情智共生的主阵地在课堂,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会学习,会沟通,会分享,会合作,敢质疑,敢争辩,能包容,能失败。具备了这样的素养,走上人生的竞技场后必定会有着热忱的态度、适度的自信、良好的沟通,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
理想课堂是师生共进的课堂。师生共进的课堂上,教师表现出的不是“蜡烛燃烧”、“春蚕吐丝”的凄苦和无奈,他们会因为教学中的创造和超越充满欣喜,会因为不断收获和进步而欣喜,会充分感受到职业幸福感、成就感。师生共进的课堂,教师身份将发生本质性变化。教师是大同学,和学生协同合作,共同围绕核心问题开展自主性的探究学习,在单位时间内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在师生关系方面,不是上对下的长幼关系、授受关系,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发展关系。师生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相互帮助,追求的是一种真学习、同进步。在教学关系方面,师生之间不是那种传授和告知关系,而是合作学习、共同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关系。师生共同创建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创建人文、自由、开放、多元、灿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实现真实、自由、自主的阳光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上,看到的不仅是学生的智慧和激情,而且是教师生命的张扬和释放。
理想课堂是走班选课的课堂。课堂是学生的,我们应该尽全力“让课堂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课堂”。理想课堂要让不同性格、特长和年龄的学生站上成长的舞台,去体验、去展示、去参与、去创想,不让一个学生当看客、当陪练,做到尊重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意愿,给每个学生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理想课堂必须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最有效、最全面、最先进的学习指导活动。因此,可以逐步取消班级授课制,改为学科辅导制,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极大限度”的知识与技能,为其发展提供全面服务。确定授课地点和教师,学生根据自己所选课程,去接受学科教学辅导。教学方式由教师根据学生需要随时调整。一门课按不同进度开设与学习,学生可以重复听讲,可以选择听讲。摒弃“一刀切”、“一把尺”的教育,可以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种子课程”。
(中国教师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