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关键词(3):实践

(2022-12-12 23:37:57)
标签:

教育

教学

教师

分类: 教师成长

林汇波

在实践中突破已有经验

1.课堂实践应有的几种意识。

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关键词(3):实践

课程意识。经常看到有的教师课上得很生动,师生间互动也很好,但一节课下来,大家都觉得若有所失。稍一分析即得出,这堂课或多或少偏离了学科教学目的,学科课程意识不强,这堂课是不成功的。如果长期都是这种状态,那么这个教师就是一个失败的学科教师。例如,语文课的最终指向是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可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呈现了太多的图片资料或是其他内容,而忘了课堂要指向学生的言语能力的提高。例如,数学课充塞了太多生动的资料,而忘了这些资料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迷失了学科课程意识的例子并不少见。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清醒的课程意识,所任教学科在学生发展上要达到什么要求,在每堂课上都要使自己努力指向这个目标。几年时间下来,课堂教学实践上才能呈现较强的学科思想。而个人在课堂实践上的问题都能以课程思想加以对照、审视、解决,课堂实践水平自然就达到较高的层次。

任务意识。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堂课刚开始还可以,但未到一半,学生疲倦,教师也是马马虎虎地强撑着上下去。细分析其原因,就能发现教师和学生都没有任务意识,没有压力,没有在以一堂课为单位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的任务意识。

任务意识对一堂课非常重要。教师有了任务意识,才能指导点拨学生朝着目标进发,一堂课才会张弛有序,才会有较高的效率。教师要使学生有任务意识,要求他们在一堂课里完成所指定的明确任务,教师对他们的完成情况要做出评价,激励他们以更好的状态去完成任务,促使他们改进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勤奋、耐劳、创新等良好品质。

超越意识。教师要有自我超越的意识,这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明确自己现在存在的某些不足。第二个层次是通过比较,确定自己应该努力的地方。第三个层次是对自己课堂实践能力的预期发展有个明确的设想,做好个人发展的自我规划,然后形成一定的行动策略,在实践中有计划地实施。我们的教师比较缺少第三个层次的超越。

主体意识。现在的课堂实践中没有体现学生主体意识的有这么几种表现,我们要注意克服其遮蔽性。一是“教师表现出色”,二是“满堂灌”,三是“问答式”,设置问题的时机、方式、内容以及频率不恰当。

成功意识。一堂课下来要有一定的满意度,教师也要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条件,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的问题或其他作业要适合学生学习程度和思维特点,使学生在课堂上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满足。

2.课外实践的两个方面。

教师要有专业社群  经常看到个别教师不注重生活圈子,结交的多是酒肉朋友、麻将赌友,一段时间下来,这个教师的言行举止不知不觉就有点异化,专业素养也在不知不觉中退化。应该说,氛围浓厚的专业社群对教师个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有自己活动的专业社群。

专业社群的活动方式多种多样:一是每隔一段时间的一般性集中活动,最好是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或是约定俗成的规则,如周末的集中、节假日的集中,或是寒暑假的集中,以使社群活动能正常维持下去;二是有学术活动时招呼社群成员共同参与;三是固定的联络互助方式,如电话联系;四是学术成果的交流提升,如互留电子邮箱,个人有心得体会时及时互相交流探讨。假如没有正规的专业社群,也要有三两位志趣相投的知交好友时时交流沟通。

与家长、社会的沟通  教师要重视这部分实践活动。教师生活不能局限在校园的“象牙塔”之中,现代学生的思想呈多样化,需要教师有较丰富的阅历。教师个体在与家长、社会的沟通活动中要注意:感受社会发展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步伐;体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理解多元文化,促进教师个体精神的丰富;沟通时持积极态度,尽力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实现两个追求:第一是理论的转换,使所学的理论内化至教师个体生命之中,教师通过实践,把所学理论社会化,变成社会行为,通过教育学生促进社会的发展;第二是知识的整合,知识的整合围绕着教师任教的学科课程进行,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知识和相关信息,整合为综合实践能力,实现自我突破。

(中国课堂教学网—福建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