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积累中充盈自己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易经》有言:“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意思是说,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君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极倡导的人格范式和道德标准,古人一向主张君子修行,首在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厚重文化底蕴,以此作为修养品德,完善人格,乃至安身立命的基础。
教师的知识素养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准备一桶水——而且这水还必须是源头活水。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日久天长,就会成为一个学养深厚的人。古人曰:“积沙成塔,积腋成裘”,知识在于一点一滴的积累。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警示我们积累要坚持不懈。作家魏巍说:“浩瀚江海有细流,鹅毛亦可集华裘,知识常靠积果得,韶光如飞不回头”,为我们提供了积累知识的经验。
积累包括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
知识积累主要来源于读书、读报刊、读网。读书要读专著,从中获取完整的知识体系。读报刊要读近期的国家正式的刊物,从中获取教育教学的新信息,新探索、新尝试。读网要读官方网站,从中获取前沿的做法和经验。
积累的方法有书头积累、笔记积累、文档积累和微信积累。书头积累就是在看专著的时候,把主要的观点用笔标出,把看书的感悟记在书的空白处,以便于以后查阅和使用。笔记积累,就是在读书、读报刊、读网的时候,把作者的主要观点和自己的感悟,以时间为顺序记在阅读笔记本上。文档积累,就是将上述内容以类别为单位记在电脑的文档中。微信积累,就是把读网时发现的对自己的工作有益的文章,收藏起来。无论是读书、读报刊,还是读网,都要选层次高的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得高,望得远。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问题、提高智慧,不能尾随在他人的后面步其后尘、拾人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