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有品位的阅读者

(2022-10-15 15:24:46)
标签:

教育

教学

教师

分类: 教师成长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目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备扎实学识的“大先生”才能培育出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学生。

做有品位的阅读者

先生之大,大在信念,大在品格,大在学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无论是“传道”、“授业”还是“解惑”,教师都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作为教师,要想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没有丰富的知识是没法立足的。

“扎实学识”源于阅读。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先生指出,一个理想教师,“必须从基础抓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通过阅读来汲取书籍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体会书籍所反映的正直中和的做人准则,借鉴书籍所折射出的至高无上的传统美德,品味书籍所蕴藏的高天厚土般的人文情怀,习得书籍所推介的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

一、阅读什么

一个好老师所具备的知识底蕴应丰厚,应包括四个知识群:一是本体性知识群,即所教学科的基础和应用性知识。二是背景性知识群,即与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三是方法论知识群,即系统论和哲学常识等知识。四是素养类知识群,即人文及科学背景知识。工作中我们在学好本体性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外,还必须学好教育职业知识、人文背景等知识。

(一)阅读传统教育经典。在人类教育历程中创造与积累了宝贵的教育思想,并载于教育经典著作中。阅读经典与教育家对话是我们获取智慧的主要渠道。阅读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在汲取教育家们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的同时,能促进我们更加注重思考,更加拥有智慧。我们应用心体悟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智育方法,包括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切问近思、学思结合;学而时习,温故知新;知行结合,学以致用;由博返约,循序渐进。我们应认真塑造孔子所倡导的师生平等、教学相长、以身作则、闻过则喜、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的教师素养。

(二)阅读现代教育经典。我们应阅读主体教育、生命教育、尊重教育、创新教育、生活教育、人文与科学教育、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等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掌握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实施方式和新路径。

(三)阅读史学经典。阅读经典史书和著名历史人物的传记,提高史学素养,学习历史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阅读文学经典。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利用文学的滋养作用,丰厚知识底蕴,陶冶道德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二、怎样阅读

(一)养成阅读习惯。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因此我们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阅读习惯的养成作为个人修身益智的主要内容。一是养成定时阅读的习惯。无论每天发生什么都要抽出半个或一个小时的时间用于读书,明确每天必须完成多少字的阅读量。成都武侯实验中学的原校长李镇西每天坚持阅读1万字的做法,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二是养成随机阅读的习惯。充分利用早餐、午餐、睡觉和会议之前读书,即使每次10分钟,每天也就积累了30分钟以上的读书时间。三是养成随身携带书籍的习惯。无论到哪里,都带上一本书,利用阅读打发等待时间。四是减少看电视、上网和玩手机的时间。把省下的每一分钟时间都用在读书上。

(二)掌握阅读方法。一是坚持“知性”阅读。克服“感性阅读”的弊端,使用“知性阅读”法,即通过对书籍的聆听、梳理、批判、选择,在反复对话中将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从而使原有的知识得到丰富和优化,二是坚持“共读”。我们应以学科组为单位成立读书小组,大家共同阅读同一本书,在“共读”中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在“共读”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与灵感、锻炼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三是坚持读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的同时,注重思考,边阅读边思考,提高阅读的时效性。四是坚持做读书笔记。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思考、理解和困惑写下来。五是坚持学用结合。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来阅读,在阅读中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以阅读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寻求阅读的结合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