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缺失真诚的“好课”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在我市举办的骨干教师培训会上,受市培训中心委托,我上了一堂口语交际课。
整个课堂行云流水,学生们的表现很好,我也感到非常满意。就在我和同学们道别时,有一位女同学闪着大大的眼睛地问我:“老师,孙思楚同学什么时候能来,我想早点见到他。”其他同学听她这么一问,都凑热闹似的,围着我问:“是呀,是呀,什么时候能来?”因为没有准备,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于是急忙离开了。后来在评课时,这堂课得到了同行们的高度评价。
可是,我回来以后,总是忘不了那双忽闪忽闪的眼睛。小女孩的问话也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似乎丢掉了什么?我究竟丢失了什么呢?有一天我看了沈大安先生的《教学的真诚》一文后,我终于明白,我丢失了真诚——教学的真诚,教育的真诚。
真诚是教育的灵魂,丢失了灵魂,这样的教学还有意义吗?做人、求知孰轻孰重?我们不是常说先成人后成材吗?真诚不仅是我们的教育应该着力培养的品质,也应是教育的基本精神。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又是怎么做的呢?学生的贺卡被教师随手扔掉;三五分钟的合作学习;不切实际的表扬……教学需要真诚,教学必须真诚。
教学真诚是真心为了学生。你在设计教案时,你在创设情景时,你在运用教学手段时,你想过学生吗?他们不仅仅是一个认知体,还是一个个独立而又纯洁的生命体。想到这些,你还能让全班同学为了一个子虚乌有的学生转学,而拿出一节课的时间来讨论吗?面对小姑娘那双明澈的眼睛,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那是值得尊重的生命,她和我是平等的,我这样的情境,我这堂课带给她,带给他们的是什么?当他们苦苦地期盼了几个月而见不到孙思楚的人影时,他们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感受?这个时候我还能说,我这堂课很成功吗?我是真心为了他们了吗?
教学真诚是课堂的真实。坦诚地与学生交流,是就是,非就非,对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不需要掩饰,更不需要道貌岸然(沈大安语),这才是教学真诚的真谛。
所以,在公开课盛行的今天,我们在欣赏执教者精湛的教学技艺的同时,首先要审视的是:这堂课真实吗?【13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