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课堂成长的历程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教育家杜威曾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走进了新课程的语文教育改革,从几年的摸索实践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
我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也看到了,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亦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拔节。思维灵感的跳跃,撞击着智慧火花的小学语文课堂。我一直以来也这么认为:“教师给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的确,如今的课堂创新意识发人深思,“三维整合”也是耳濡目染。现在我也开始用批评与反思的方式,构建教学原始纯真的色彩。下面,仅以<</span>桥>,谈谈我的一点反思,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课堂?与各位同仁共勉!
记得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几经演练,也让很多老师迷茫、迷惑。 课程改革虽然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实实在在的关系着孩子关键期的成长。到底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我始终带给他们的是真情和真实。
A、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给学生“情感的课堂”?“激情” 到底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如何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又如何让学生展现充满激情的自我?我们又该怎样陪伴孩子度过 “燃烧的时光”?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在《桥》的教学设计里,我采用了三套思路进行教学过程的构想。通过全方面的考虑教材编者的意图,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通过哪些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以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播放洪水暴发的场景,与学生一同欣赏,让学生用一个词语准确概括。当无情的洪水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眼神中的恐惧和惊奇!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水到渠成了。
3、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 “溶情之中,也就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充满激情的引导和过渡,让学生感受当时情况的危急和急迫。在引导学生读完洪水凶猛的句子时,我这样说:“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叫喊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让学生充分自读交流。划出描写桥的句子。从而引出那座桥的不普通。
曾经的诸多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有时,真的就如一架被灌输的机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真情佳境。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创设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B、给学生一个“自由放松的课堂”。
1、让孩子在课堂上“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所以,我们的课堂就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身心自由成长的地方。在危急关头,人们急需有序的疏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从而引出老支书的屹立如山,责任如山的光辉形象。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
总之,我们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当血气方刚的老支书,当个人利益与大家的利益相冲突时,他选择的是“先人后己”,所以最后面对被洪水吞噬的儿子,他想说的话太多太多 ……然而他去永远的倒下了……“这样的过渡,是全文进入了高潮,在我的示范朗读里,声音哽咽了,随即也看到了听课老师的泪水,也许,这就是因为我进入了那样的情境,无限的感动让我不能自抑,孩子们也被深深地感染了,他们也瞬间迸发了所有的情感,表达着对老支书的无限敬意之情……孩子们真情的表达让我惊喜,让老师们赞叹,或许这就是感悟的课堂,一切都幻化作自己的情感了。
一直以来,我就喜欢名师的潇洒自如,欣赏他们自然生成的教学动态, 正因为名师有太多的光环,太多的艳羡,太多的魅力,所以,他们的课堂有情诗的韵味,如水的流畅,有激情,有思辨,有幽默,有感动。名师的课总能给我诸多的震撼、思考、灵感和触动。遗憾的是,或许我们在模仿名师之形,确没有得名师之神。所以总是缺少了大家的风范。仔细推敲,与名师相比,我的教学机智力量显得太薄弱了,深深反思,我缺少了名师的太多内涵。
因为我需要,所以,我努力。因为我知道,所以,我追求……我会时刻记着徐校长的话,我会让表扬和赞赏的语言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我会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调整语言表达的结构,用更稳健的步伐向名师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