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遍,你听懂了吗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年轻气盛,经验也很少,所以碰到过很多磕磕绊绊的问题。尤其是从教以来接手的第一个新班,是让我这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六年级的孩子,个头比我都高,三十几个学生,几乎一年换一个老师,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倒数第一,语文及格率才刚过百分之五十,让人寒心。
记得有一次上课时,有一道问题比较难,学生答来总是出错,于是我就一遍一遍的给他们讲,每讲完一遍,我问学生:“听懂了吗?不懂的举手。”第一次,二十多个孩子举起了手;于是,我再讲,又十多个孩子举起手;第三次,第四次……一直讲到第八次,仍然有六七个孩子高举着手,我心里又气又急,开始了第九次的讲解,但这一次,我留了心,边板书边回头看看那几个学生在干什么,这一看,才把我气坏了,那几个孩子正各自玩自己的,根本就没有抬头看黑板,更别提听课了,怪不得每次都是他们几个不会呢。压住了自己的火气,我喊起了一个孩子,问他:“你说说,刚才老师怎么讲的这道题?”玩得正兴起的男孩没提防我会叫他,嗫嚅了好久才说:“我没听,不会!”我又叫起了他的同位,问他:“你会了吗?”女孩高兴的回答:“会了,第三遍的时候我就听懂了。”我用眼睛责备了一下这个男孩,还有另外几个学生,重新开始讲起了题,直到第十遍结束,终于全体通过,我才松了一口气。
上完课,我不停的琢磨着:照这样子学习下去,老师太累,学生太松,没有主动性,老师就是累死,讲上一百遍,也是没作用的。 应该想个什么办法,才能让这些学生自由主动地去研究课本、探索学习呢?4
梳理了自己的思路,我有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是很大胆的想法,那就是教师直接导课进入,把本节课的重点问题板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这些重点,进行自主学习探究,然后请学生上台来当老师讲课,讲讲自己的学习心得与知识积累,最后再由老师作系统的汇总分析,不断的总结归纳出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解说和语言知识积累能力。当然,这其中要冒很大风险的:搞好了,对学生能力,教学成绩都会有所帮助、提高;搞不好,班里会乱成一锅粥,场面失控,就会更糟糕;更况且自己还是个新老师,让学生讲课,这在当时可是不多见的新鲜事物,弄不好,挨领导批不说,让其他的老师、学生家长怎么看我呢?但那个时候年轻啊,虽有顾虑,可是敢做,思量了好几天,觉得还是偷偷尝试一下,不行,就再改回来也不迟。
想好了,说做就做。精心备好了课,我开始了第一次尝试。
课上,我先把需要大家掌握的重点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向同学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老师的想法,然后告诉同学们,给你们十分钟的时间,自己看书,然后请同学上台来当小老师,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一言既出,学生都极为惊奇,但也表露出了极高的兴趣。一个个拿起了课本读起了书。
十分钟后的测试,果然不出所料,虽然学生有兴致,但由于初次试验,根本不知道该从何处讲起,大多只是把问题回答出来而已。尤其那些差点的学生,更是不知所云,连问题都不会回答。
初次尝试的失败,我没有灰心,仔细总结了经验,其实,有些孩子的回答,应该还算是可以的,但是由于不知道该怎么样系统的讲解出来,所以显得琐碎凌乱,事实上,只要稍加补充完整,就会是很不错的答案。那么,由此说来,我是不是可以尝试着把孩子分成合适的小组,先让孩子在小组中讨论、分析,互相补充之后,再在全班范围内展开讨论呢?
果然,经过了小组讨论加工后的答案变得完整多了,孩子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一周时间过去,课堂效率虽然没见很大成效,但也没有下降,于是我决定,继续这样走下去。
就在学生越来越自如,我也准备较大程度的放手时,新的问题又来了。由于事先采用小组讨论推荐的方法来选择小老师,这在锻炼了大多数学生的同时,也养成了部分学生的依赖心理,我发现,在每一次的小组推荐中,有的组始终就是那一到两名同学发言,其他的则高挂免战牌,没有站出来讲过一次课,好像大家讨论的不是自己的事情一样,不予理睬。要是照这样下去,学生难免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好的会更好,差的只会更差,这可不是我希望看到的结果啊。
于是,我又在班里宣布,实行小组合作评价机制,也就是以这一个小组为单位一,教师在实行评价时,以这个整体的具体表现为标准,或奖或罚;同时,在小组捆绑中落实合作探究精神,让孩子“我口表我意”,在实践中自己发现建构,以好带差,在互助中研究,合作中探索,让每一个孩子都偷不得懒,都有平等的训练机会。
同时,我还把评价的一部分权利分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就使得被评价的孩子受到激励,感受了成功的喜悦,慢慢由被动的学习,转化为比较主动的学习,后来,也就能较为大胆的在班里进行讲课尝试了。这样一来,班里的课堂气氛就变得活跃起来,学生的成绩也就慢慢的有所提高了。期末统考时,百分之九十五的及格率,着实让我开心了不少日子:教学,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就这样,边努力,边尝试,一直过了两年,上边刮起了那阵“探究式教学”风,倡导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质疑,以疑带教时,我才知道,自己在无意中也领先了一步时代的潮流,提前走到了教育的前端了呢,呵呵,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