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教育繁星点点
教育繁星点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0,534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守亮:践行师德爱撒教坛

(2022-10-06 20:21:52)
标签:

教育

教学

教师

分类: 教师成长

王守亮同志1983年3月2日到宿迁市保安乡韩集村小学任教至2005年8月31日,后由村小撤并到保安乡中心小学任教至今,31年来,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他心中始终坚定扎根在宿迁市保安乡韩集村小学和乡中心小学教育事业的信心,他一直担任年级班主任、语文教学和教研组长等工作。他甘当人梯,甘化红烛,甘为春蚕,立足本职岗位,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用师魂抒写着无悔春秋。受到当地群众和师生的高度赞扬。大家都称他在教学上是老黄牛,在班级管理上是排头兵,在教研活动中是领头雁。年度考核多年定为优秀等第;先后被宿迁市教育局、宿豫区政府、宿豫区教育局授予“园丁奖提名奖”、“学科带头人”、“领军人物”、“名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王守亮:践行师德爱撒教坛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作为一名教师兼农村家庭家主,他不仅要教好书、育好人,而且要承担起家庭重活和照顾母亲的责任。2006年10月16日,母亲出了车祸,伤势较重,住进宿迁人民医院,自己又做班主任、担任语文课、还兼任备课组长,面对家庭和事业两重难题,他毅然做出了选择:学生不能耽误!于是他每天晚上放学,前往医院,守护母亲,第二天早早返回学校。

        他的两个孩子结婚,作为家主的他,本应请假为孩子操办婚事,但他把此事交给一个家中哥哥主办,自己一分钟假也没请,两个孩子曾埋怨过父亲。

        2009年9月13日,刚开学不久的一个星期天加班为学校整理省绿色学校创建材料,晚上回家途中,她的右腿意外被车撞伤。医生要求住院观察几天,她却只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刚输完液,她便单脚走着去上课了。站累了,就坐着讲。就这样,他强忍着疼痛,没有因腿伤而耽误一次课,可他的右腿却从此落下了后遗症,经常疼痛。

        长期的辛勤工作使他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腰椎病,他没有因此而请过一天假,再苦再难他都坚持着,甚至有时候一边打吊瓶,一边给学生批改作业。很多时候同事们都会劝说:“王老师,你请几天假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替你上课。”可他总是笑笑说:“没事,我扛得住。”跟学生在一起,他是最开心的。他认为:没有责任心就不会有真正的工作,也不会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教师要胜任当代社会教育工作,不仅要有精深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尽管他有过好几次择业的机会,可王老师舍不得他深爱的学生,放弃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因为她热爱农村的教育事业,热爱那一群淳朴可爱的孩子,她的爱已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土地。

        二、对待学生,关怀备至 ———从不放弃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他生活中最主要的部分。对学生来说,王老师不仅是恩师,更像是慈父。王守亮认为:关爱学生是走进学生心灵的第一步。她知道班上每个学生有什么喜好、身体有什么小毛病、是什么样的性格,家庭状况如何,而且特别关心那些家庭特殊的孩子。她舍不得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不忍心看任何一个学生流泪。他班学生李小培,母亲痴呆,父亲体弱多病,两个弟弟也是痴呆,家中经济非常困难,平时,他为该学生购买学习用品,订阅学习资料,每学期,开学初,他自己掏钱为该学生购买教辅用书,让她安心上课。在家为她过10月18日的生日,买了蛋糕,做了她最爱吃的几个菜。2010年11月19日中午自习课时,王老师发现她不在班,就及时与她家人沟通联系,发现也没回家。王老师在她的课桌内翻来翻去,无意间看到“晕车药”三个字,马上意识到小女孩可能要离家出走,就和她家人以最快的速度赶往车站,终于在宿迁车站找到了她,动员她返校学习。

        班上学生张腾得了白血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还欠下几万块钱外债,他自己带头捐款200元,并发动本班学生捐款800多元,送到张腾家中,并耐心做好其心理疏导工作,鼓励她与病魔作斗争。张腾出院后,他利用业余时间去给补课,让她落下功课很快补上。

        期中考试后的一天晚上,他班学生张宁宁因考试不理想,精神受挫,癫痫病发作。当时正值课间,他正准备喊几个学生谈心。董磊同学说:“老师,你看张宁宁鬼上身了。”因为王老师了解他的病史,立刻制止了董的言语。当时,张宁宁目光呆滞,身体一动不动。王老师连忙走到他身边说:“宁宁,跟老师回座位,该上课了。”张宁宁仍没有丝毫的反应。王老师知道他随身携带药物,暑假期间曾犯过一次,不能受到刺激。王老师一边轻轻安抚他,一边忙着帮他找药物,同时又安排同学去办公室接水。然后帮他吃下药物,坐在座位上,静一静。过了一会,该男生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王老师这才松了一口气。

        平时学生难免有头疼脑热的这些常见病。她就准备了一些常用的药,比如治感冒的、止泻的、治胃病的、消炎的,有点小病,学生到她那儿取就行了。当然这也要视情况而定,若发热、急性病,她就把学生送往医院。一次,她班学生张静课上突然发病,她知晓后,立即扔下手头的工作,拨通120,及时把该女生送往医院,陪她做完各种检查并陪护她挂水,待她父母来且病情稳定后方才离开。

        如果说:“师徒如父子”,这句话用在王老师和他的学生身上,一点也不过分,甚至比父母还疼爱孩子。他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在工作和学生身上,自己的家庭却无暇顾及,可是他一点也不后悔,学生已装满她生活的全部。作为班主任,他就是学生的衣食父母。关爱生命比什么都重要,学生就是她心中的宝。她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每一个学生,把爱渗透于班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同时也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有些家长紧紧地握住王老师的手说:“王老师,孩子在你班,是我们的荣幸。孩子交给你,我们非常放心。”

        三、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记心间

        在平常的教学中他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早读课他第一个到,放学时他最后一个走,大扫除他先动手……他创建了学校第一个环保班级,他带着学生收集的旧书本报纸、废纸、饮料瓶、纸箱等,一学期下来为班级创收二百多元,用这些钱去解决学生的饮水等问题,从不收学生一分班费。他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十不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敬业、爱岗、严谨、务实,真正树立起平等宽容的学生观、博学多才的教师观、求真务实的治学观、言传身教的育人观和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他坚持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出满勤,出满力,即使农忙时,他也从不请假,都是利用夜里加班处理家中农活。

        作为班主任,他一直坚持“德育首位”原则,成人、成才并举。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厚爱学生,以情育德。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真诚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在工作中,用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独到的管理方法和体制建立自己较为完善的班级管理体系,并在全校推广。特别注重学生的个性倾向性,重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擅长用“赏识法”做差生转化工作。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和学业的发展。所带的班级学生,行为习惯好,安全意识强,道德品质高,学风浓、班风正,在全校的日常行为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所带的班级十多次被评为校、乡文明班级。2008年3月,他班中学生周建宇见义勇为的事迹被区市电视台、《宿迁日报》、《关心下一代周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同年11月他所带班级被宿迁市少工委授予优秀少先中队的称号。

        四、潜心教研,教学改革——勇当排头

        平时他能认真钻研业务知识,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教学中,能认真学习新课标,实践新理念,积极参与课改。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精心备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选择最佳教学方法,重视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创造情境,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乐学、会学。课后能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他的语文课老师讲的很少,大部分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读书、感悟、质疑、探索,课余时间学生自由安排,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面向全体的原则。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形成了“紧扣目标,初读感知,精读感悟、读写结合、回归整体的教学风格。”教学效果好,在学校每次组织的期中、期末素质检测中,所带班级语文成绩都位居同年级一二名。曾多次在全区、全乡、全校执教公开课、示范课,在区优质课比赛中分别获一、二等奖。在区优案评选中获得一二等奖,是公认的本学科的教学骨干。他指导学生获奖人次近200多人次,本人也获得了近二十余次指导老师奖或优秀辅导员称号,指导学生发表文章14篇。

        他苦心教科研工作,常常如醉如痴的咀嚼一本本教育理论专著,记笔记,写感受,写反思,积极参加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经常为本校教师开讲座、上研究课,示范课。先后主持或参与省市级多项规划项课题研究工作,每个课题都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专家鉴定顺利结题。 教学之余,勤奋钻研,笔耕不辍、持之以恒,不因小而不为,不因忙而不研,不因败而弃之。“学贵生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先后 在《宿迁日报》、《作文教学研究》、《校本教研》、《现代教育报》、《今日教育》、《江苏教育报》、《教学交流》、《象棋研究》、《小学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等报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有四十余篇论文在省、市、区论文评比中获奖。积极参与校刊、校本教材的编写。编写中,查资料、编写材料、修改校对,加班加点,不畏辛苦,不厌其烦,出版后的使用中受到师生好评。

        他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积极主动、耐心细致的指导青年教师,帮助他们尽快熟悉业务,掌握教学技能。经指导的青年教师张海燕、赵艺群、高琴、张楠、韩贵英、唐磊、徐建虎等,在区“新秀杯”课堂教学比赛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在各级各类论文评选中,每人都有多篇论文获奖,所带语文学科在每次检测中,成绩都名列前茅。迅速成长为学校骨干老师。逐渐向深层次的骨干老师成长。在有组织、有计划地与青年教师互动互学的过程中,双方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均取得明显的进步。

        三十一年来,王守亮老师义无反顾地把自己奉献给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用他的爱,用他的真心,开拓至善至美的教育园地。践行师德,爱满教坛,他一直努力实践着这一座右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他愿为教育事业捧出一颗心,奉献终身,无怨无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