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教育繁星点点
教育繁星点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1,263
  • 关注人气:5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海扬帆同,师生共进

(2022-10-04 23:40:10)
标签:

教育

语文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师生》单元教材分析

一、解说流程

1、说课标

2、说教材

3、说教法、学法

学海扬帆同,师生共进

二、说课标

1.学会本学期要求会写200个生字,会认200个生字;能运用多种方法积累、认识生字。能自学自查,注意辨析同音字、音近字、多音字和形近字,逐步提高认字、识字能力。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运用中能辨别词语的不同意思,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的作用,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学习用毛笔写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做到写字姿势正确,保持“三个一”,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注意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继续提高默读能力,能借助资料解决阅读中的一些疑问。能复述课文大意,比较正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懂得做人的道理,热爱生活。

5、能熟记教材中的名句,能背诵课文中的全部古诗,能背诵“日积 月累”里的内容,能背诵指定的部分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段落。

6、领悟表达的方法。学习本册教材中的常用句式,能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学习顿号、冒号、引号、破折号和省略号的一般用法。

8、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自觉进行课外阅读,有自主选择书籍的兴趣和能力。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学习写读书笔记或阅读日记。阅读总量不低于课程标准的规定。

9、培养读书做记号和边读边想的习惯。

三、说教材

本单元围绕“师生”这一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在《师恩难忘》这第一篇课文中,作者刘绍棠记叙了童年时代的启蒙老师对自己成长的点滴帮助。虽然老师教给作者的只是由一首小诗引申的关爱和学生对老师深厚感情。第二篇《孔子和学生》记叙的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因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而受到学生的敬重的故事,从而使得学生明白了自己虽然各有缺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初步体会“师生”间情感的珍贵,明白老师对自己教育时的良苦用心,从而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回报老师的付出。

“语文天地”引导学生通过学写摘录笔记和阅读名句格言等学习积累词句的方法,激发敬师爱师的情感。通过“畅所欲言”、“开卷有益”、“初显身手”等环节的学习,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再次体验师生间的真挚情意,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金钥匙”环节的交流练习,学生开始作为重点发言人,应该怎样准备自己的发言,想想说什么,应该怎样说。

四、单元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田老师对学生、对文学、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了解孔子及其主要的教育思想。

练习写摘录笔记,能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练习用形象的描写具体概括的意思。

五、重难点:

利用“金钥匙中的提示”,练习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初步感受田老师对学生、对文学、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了解孔子及其主要的教育思想。

练习写摘录笔记,能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六、主体课文解析:

《师恩难忘》一文,作者李绍棠通过对小时候的老师——田老师的回忆,向我们介绍了一位口才文笔都很好、爱岗敬业的教师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老师的尊敬感激之情。

《孔子和学生》是通过孔子和学生子夏的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的思想。

七、自读课文解剖:

《爸爸的老师》语言形象生动,以孩子的口吻告诉我们,即使大数学家爸爸也有小学一年级的老师教导过他。

《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这是外国作家罗伯茨回忆小学生罗纳德布鲁克斯通过递小纸条这样的小事,点燃了我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八、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我针对“金钥匙’中的教学方法,首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采用自己的方式处理生字词,然后再读课文,圈画好词好句,同时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然后全班展示交流,老师再有针对性得点拨。

这样做的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九、拓展延伸:

本单元的主题是“师生“,我国自古就是最是重教的国家,自古至今流传下来许多关于老师的名言,在讲课时我会及时作出补充,充实课堂容量。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十、小结

  师生单元出现的四位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四位性格迥异,但爱生重教的老师形象,无形中向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所以在语文天地笔下生花环节,我借助前面的四篇文章,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挥想象,然后“我手写我心”写下自己心中难忘的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