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主任工作的那些难事儿(4)

(2022-09-30 20:44:04)
标签:

班主任

教育

班级管理

分类: 班级管理

为什么有的人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有滋有味?他们乐享其中的秘密是什么?难道他们没有遇到困难吗?非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们只是更勤于思考、更善于寻找对策、更乐于做好准备。2021年,周刊聚焦班主任工作的8大热点难点问题,寻根探源,发现问题背后的故事,努力为班主任拨云见日,期待更多班主任可以享受工作带来的喜悦。

班主任工作的那些难事儿(4)

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小的岗位,然而最小的岗位却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大到建班育人、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小到座位怎样排、玻璃怎样擦之类的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面对工作中的难点问题、琐碎事件,常常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怎样帮助班主任胜任这份工作?周刊这一年以问题为靶子,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在方法层面给予指导,而且在道理层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问题七:面对家长的指责,年轻班主任怎么办?

不少家长对年轻班主任有看法,认为他们不能帮助自己解决孩子的“疑难杂症”,有些还找到学校要求更换班主任。年轻班主任对此深感恐惧与困惑,家长不信服自己怎么办?

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实验学校班主任钟乐江认为,一是充分发挥“家校联系手册”的作用。以此与家长互通信息,互相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和表现。二是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到校当一天“执行班主任或学生”,切身体验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从而体验教师工作的辛苦,懂得孩子学习的不易。三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以平等的方式与家长真诚交流,解开家长的心结。通过这些方式,增强家校了解,化解分歧,形成共识,达成教育的默契。

山东省寿光市世纪教育集团班主任魏玉杰说,当自己冥思苦想找不到症结所在的时候,请阅读教育家、名师的著作。当问题一个又一个向我们袭来,感到彷徨迷茫的时候,静下心来读一读著名班主任的书,既能抚慰我们的心灵,开拓我们的视野,也能解决我们的问题,会对我们的教育生涯起到良好的指引作用。

上海市中国中学班主任蒋凌雪在分析案例时指出,班主任判断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偏颇,家长抱怨班主任不作为,双方各执一词,看似合理,却已然说明家庭教育指导应该溯源一些根本问题:家庭教育指导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在哪里?家庭教育指导中,班主任的教育对象究竟是谁?班主任在家校共育中的角色定位、职责定位到底是什么?一句话,家庭教育指导,班主任何为?班主任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在家校共育中要凭借专业自信促进亲子关系、家校关系的建立与改善。家庭教育还需要教育部门提供更具专业的指导,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各种公益讲座向家长提供帮助,促进教育合力的真正形成。

问题八:班主任带班缺乏“破茧力”怎么办?

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及教育实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及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质量。班主任如何才能担起这份责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家成认为,这涉及班主任成长过程中的“破茧力”问题。什么是“茧”,“茧”不是他人强加给班主任的枷锁,而是班主任自己在工作、成长过程中的形成物。它伴随班主任的整个职业生涯,影响班主任对自身工作发展的想法、看法及做法。例如,班主任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等待学校安排工作的态度,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对班级属性的定位等,都产生、形成于班主任的工作过程中如影随形地影响着班主任的工作状态与工作方式。这些“茧”真实存在,但班主任很可能意识不到,或者没有主动发现、感悟、体验它。不管是工作了20年的老班主任还是刚上岗的新班主任,教育教学过程中都会产生很多想法,都会基于这些想法加以实践,这是好事。但这些想法在实践过程中如果衍生出消极因素,就可能变成班主任再发展的“茧”, 需要突破它。比如极端、抱怨、气馁等情绪。

“茧”之所以成为“茧”,是不被察觉、无意识的结果。一是因为不够自知。绝大部分班主任看不清班级是培育学生社会化的天然公共场域,由此导致班主任角色定位的偏离,总是在管控思想下打转转。我们应充分认识班主任角色的特殊性和班级建设的内涵,看到并发展自身制度的优势,扬长避短,这是班主任的必修课。

班主任的成就感、意义感和价值感,在于怎样对待学生,怎样全身心地理解、支持、帮助学生,助力每个学生的成长。所以,每位班主任在自我的教育生涯中都难免会作茧自缚,但更需要破茧成蝶、翩跹起舞,感悟生命拔节的美好。

(中国教师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