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那些难事儿(1)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为什么有的人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有滋有味?他们乐享其中的秘密是什么?难道他们没有遇到困难吗?非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们只是更勤于思考、更善于寻找对策、更乐于做好准备。2021年,周刊聚焦班主任工作的8大热点难点问题,寻根探源,发现问题背后的故事,努力为班主任拨云见日,期待更多班主任可以享受工作带来的喜悦。
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小的岗位,然而最小的岗位却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大到建班育人、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小到座位怎样排、玻璃怎样擦之类的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面对工作中的难点问题、琐碎事件,常常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怎样帮助班主任胜任这份工作?周刊这一年以问题为靶子,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在方法层面给予指导,而且在道理层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问题一:一年级孩子不遵守规则怎么办?
一年级是孩子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面对一群毫无规则意识可言的“小豆包”,班主任尤其是新入职的班主任,简直头都大了。为什么一年级学生总告状?为什么一年级学生不会整理?为什么一年级学生爱“撒谎”?为什么一年级学生总安静不下来?如何让他们知道并遵守各种场景下的规则?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东延路实验学校班主任沈丽新认为,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规则意识,不能通过抽象的、空洞的说教完成,教师要秉持温和坚定的态度,创设具体的场景帮助学生在“动”的过程中习得。
班主任不要指望对一年级学生的教导会有多大效果。面对一条条必须遵守的规则、纪律,六七岁的孩子领会多少?规则不是一天就能“训”会的,而是在一点一滴中“教”会的。怎么教?不是让学生端端正正坐着听老师说教,而是让他们在动起来时逐渐习得。沈丽新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让一年级学生闲着没事做。只有在学生有事可做的时候,教师才能在具体的场景下“教”他们习得各种具体规则。比如早读读什么,晨会讲什么,午休时间做什么……当学生有事可做,并在各种具体场景中体验过边界在哪里,知道违反规则必须承担后果之后,规则就慢慢建立起来了,纷乱的一年级教室也就慢慢安静下来了。
问题二:考试焦虑怎么办?
不论“小升初”还是中高考,学生都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不自信等负面情绪,如何有效缓解种种压力、激发学习内动力?一线班主任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在减压路上各有“绝活”。
对于“小升初”的焦虑,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德育研究员江振岚认为,“小升初”问题是诸多复杂因素互相交织形成的,应全盘考虑分析。班主任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学生个别谈心、参与主题活动、担任班级岗位等多种方式温暖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给予相关困惑解决的指导。另一方面,班主任也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孩子从精神上解脱。
相比于“小升初”,中高考给学生带来的压力更大,但是压力也可以变成动力,班主任如何有效缓解学生的种种压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内动力?
云南省昆明市丑小鸭中学校长詹大年对学生讲了这样一番话——美国哲学家詹姆斯·卡斯写过一本非常有影响力的书《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这里的“游戏”泛指人类的一切活动。“有限游戏”以决胜负为边界,一旦胜负决出,游戏结束。“无限游戏”的目的是延续游戏,没有明确的开始与结束,参与者各得其所,无输赢,有发展。“寻找边界”就是无限游戏的边界。比如学习、比如婚姻……在寻找边界中品尝酸甜苦辣。高考是人生这场“无限游戏”中的“有限游戏”,只意味着某个学习阶段的结束。高考之后,另一种更有趣、更多元、更个性、更自我的“游戏”马上开始。这场人生“游戏”是否精彩,与有没有考上大学无关,与你的努力有关,与生活对你的回报有关。高考是场“有限游戏”,人生才是“无限游戏”。因此,在人生的大格局下看高考,所有焦虑都不值得。
甘肃省古浪县第五中学班主任丁国满、江苏省扬州市文津中学班主任吴志强给出了具体而实用的方法:丁国满告诉学生,考前紧张、恐惧、焦虑都是正常的心理状态,但当你把注意力集中到一道题的时候,专注与投入就会将其驱赶得无影无踪。当然,专注与投入的威力来自于平时扎实的功底。所以,从现在起,抛弃一切杂念,稳扎稳打。临近中考,吴志强在班里挂上了倒计时牌,倒计时牌由谁挂、怎么挂?倒计时牌挂好后,如何使其驱动力长久“保鲜”,真正起到激励作用?吴志强赋予倒计时牌满满的仪式感。每天的倒计时牌交接仪式成了学生期盼的盛典。换掉的是数字,换上的是自信与力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