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系列篇七:不要当着孩子面指责老师

标签:
家庭教育孩子 |
分类: 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为人处事、品德修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尤其是孩子年幼的时候,这一方面的影响更是深远。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此言一点也不夸张。
我经常会在召开家长会的时候给家长们说,家长对待老师的态度影响着大多数孩子对待老师的态度,而孩子对待老师的态度又影响着孩子对待老师所任学科的态度。然而,好多时候,有些家长以为自己当着孩子的面指责了老师,老师应该对自己的孩子认真负责了,孩子应该认真开始学习了。殊不知,这两种思想都是错误的认识。一般来说,家长对老师的指责,绝大多数因素来自于家长对孩子认识的错误判断,单方面地考虑保护和宠爱自己的孩子。再说,当着孩子的面指责老师,其实是给了孩子更多的挑剔老师的胆量,指责老师的勇气。这样的孩子容易陷入自以为是的高傲的怪圈,很难引导其走上具有做事谦虚谨慎、为人宽容忍让的优秀品质的道路。
且不谈媒体上报道的多少家长直冲学校指责甚至殴打老师的事例,在我的身边就已经见过类似的例子。十年前,我有一位同事,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有一次,他对自己的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要求严了点,却没有料到其父母领着孩子大闹我们办公室。从刚开始的指责发展到了谩骂。如果当时我们在场的老师不够多的话,我估计会大打出手。当时,我记忆犹新,这个学生站在办公室,态度一点都不端正,眼神里充满了仇视,时不时地还顶撞上老师一两句。我能够感觉到,这个孩子跟着他的父母一起已经不把老师们放在眼中了。
最后,虽然在我们大家的强势出击下,有理有据地说服了家长,但这个孩子最终还是转到其它学校走了。再后来,听说这个孩子一再违反校纪,不尊重老师,跟老师经常发生冲突,被学校开除了。
还有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班上的两个男生打架了,火气都比较大,看着一时半会泻不了他俩的火,再考虑是住校生的因素,我担心事态会进一步恶化,于是决定让他俩回家反思两天,也希望借助家长的力量把两个孩子再教育一番。可是,我没有想到,其中一个孩子的家长不知是听说了孩子的妄言,还是别有想法,在孩子回家反思的第二天打电话当着孩子的面教训我了,指责我处理打架事件的时候偏袒另一个孩子,不尊重他的孩子,并且电话里气势汹汹地说要到教育管理部门告我。我身正不怕影子斜,反复地陈述着自己的观点,委婉地劝告家长为孩子的长远发展着想。可是,家长丝毫不领情,最后,我只能对这个执迷不悟的家长义正辞严地说“欢迎”他随便去告状。
家长打电话教训我的时候,我能听得出来,孩子就在电话的旁边,因为孩子倚仗父亲对我的教训,仍然发泄着自己不满的情绪。现在想起来,当时在气头上,我和家长之间都难免会说几句过火的话,但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这个孩子因为这件事再也没来上学了,尽管我想了好多办法让他来学校完成高中学业。
两个事件中,家长或许短时间内替孩子出了气,感觉保护了自己的孩子,发泄了自己对老师的不满情绪,但最终收获的却是孩子的失学。二者相互比较,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静下心来分析这两个教育事件,我倒不是怨恨家长的蛮横无理,而是深深地谴责他们怎能当着孩子的面指责老师,一点也不为孩子的长远发展着想。虽然看似跟孩子一起取得了暂时的胜利,但失去了孩子的自尊,助长了孩子的气势,影响了孩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