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系列篇五:不要轻信孩子对老师的妄言

标签:
家庭教育孩子 |
分类: 家庭教育 |
新生入学的第一次家长会上,我一定会给家长讲到这一条:不要盲目地相信孩子对老师的妄言,应该跟老师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为什么会讲到这一条呢?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当家长盲目地相信孩子对科任老师不中肯的评价,甚至跟孩子一起盲目地对老师进行谩骂时,往往孩子的学习江河日下,以致最终不能正常地完成学业甚为遗憾。
曾经写过一篇《别跟孩子一起谩骂老师》的文章,其中讲的是一件真实的故事。妻子下班回家的公交车上,碰到一对母女一起谩骂自己的老师,而母亲只是听说了孩子的一面之词,根本不了解实际情况。其实,被她们母女俩谩骂的这位老师非常敬业,可能是对孩子要求的严了点,孩子不能承受这一种要求,只好借助母亲来发泄这一种情怀。而身处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之中,我们真不敢相信孩子在学业上有什么收获,也不敢相信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换个角度来说,即便是老师真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母亲也应该在了解真实的情况后正面去疏导孩子,不能不问青红皂白,盲目地跟孩子一起谩骂老师。
上一届学生中,还遇到过这样的一件案例。班上的一个孩子临近高考的时候思想有所松懈,跟不上班级和老师的节奏一起冲刺高考,为了找一个自认为合适的理由歇息几周,他回家跟母亲说师生的复习状况都不是特别好,上课的时候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在睡觉。做母亲的当听到儿子的这一反映时,当即给我打来了电话,电话里语气异常强硬,指责我及科任老师怎么不管理学生,尤其是临近高考的这一个特殊的阶段。我被突如其来的指责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先是一愣,但很快地我反映过来了。根据这个孩子平时在班上的表现,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我于是给家长讲实际情况,但家长只认孩子的一面之词,根本不听我的讲解。面对这种情况,我据理力争,强势出击,因为事实绝对不是孩子所说的这一种情况。然而,这位家长没有被我的强势所折服,而是很生气地说不再让孩子去学校了,随即挂了电话。过了两天,这个学生又背着书包来上学了。我没再说什么,但我知道这位母亲肯定也是了解了实情。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最终要么家长诚恳道歉,要么孩子坦言真相。最担心的是家长在孩子的怂恿之下,一起妄言老师,给孩子盲目地转学,让孩子遭受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我想说,面对当前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家长应该头脑清醒,不能事事都听孩子的话,尤其不能跟孩子一起妄言、谩骂老师。
作为家长面对孩子对老师的不满情绪时,应该以成人的眼光来审视老师。家长更应该知道,当一个孩子喜欢老师时必定喜欢所学的科目。“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会孩子积极适应老师,善于发现老师身上的优点,不要总是盯着老师的短处。如果多从孩子自身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或许会得到更好的效果。诚然,有些孩子反映老师的问题可能真是事实,但家长也应该通过合理的渠道跟老师沟通或向校方反映,切忌当面跟孩子一起将老师批判和谩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