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六大误区

(2022-09-19 20:37:20)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数学

分类: 教学研究

    有一部外国电影反映两个人陷入非洲沙漠,一个人走了出来,而另一个人没有走出来。走出的原因是因为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和方向;没有走出的原因是因为选择了错误的道路和方向,即走进了误区。

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六大误区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课堂教学在高层次的追求上形成了各自的教学特色,如投影仪、电脑、多媒体,尤其是课堂引入了丰富多彩的课件。然而许多貌似优秀的课堂教学,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发现根源就在于这些教学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下面我就怎样走出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忽视概念教学,造成学生不能正确地理解概念,不能准确把握概念,不能灵活运用概念,形成了教学的第一误区

  1.忽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那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概念的外延就是那个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对于概念的内涵,为突出本质属性,需作逐字逐句深入浅出的分析,要突出关键词在本质属性中的地位。对于外延,必须将它的每一项都讲到,又必须强调这其中的每一项都是等地位的、独立的。

  2.忽视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恰当地把握好各个阶段的教学要求,体现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是很有必要的。如在初中一年级讲“绝对值”这个概念时,只要使学生清楚知道正数、负数、零的绝对值是什么就可以了,不要急于提高深化,待学生掌握了概念后可设计如下练习: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a|=_____ ,字母m、n是有理数,则|m+n|=_____。从讨论的结果中加深学生对代数式和绝对值概念的认识。

  3.忽视定义的可逆性。如有理数的内涵是能写成m/n形式的数,(m、n为整数n≠0);反过来,凡有理数,则一定能写成m/n的形式,这样会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实际上,定义的可逆性,是认识概念的两个方面,切莫忽视。

  二、数学中的“巧解”掩盖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现在,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思路越来越多,方法越来越巧,教师会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巧妙构思,以期产生教学上的捷径,这是教学上的第二大误区

  1.“巧解”往往有局限性,适用的范围一般都比较特殊和窄小,换一条件或变一个简单的结论,也就会使之完全丧失解题能力,因此巧解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2.基本思想方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通法,具有普遍性,指导性。要想从根本解决问题,理应首先追求其通法基本思想方法,而一味追求巧解,必然缺乏对基本思想方法的挖掘和相应的训练,从而冲淡和掩盖了对基本方法的渗透。

  3.从学生的学习心理上看,当他们对于一道题目一旦了解或掌握了某一个巧解后,就对较为复杂的基本方法产生厌倦心理,也就从根本上阻碍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摆正巧解与基本思想方法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基本思路出发,加强对基本思想方法的启迪和训练,在基本方法已熟练的基础上再向学生适当介绍巧解的特殊思路,这样才能避开这一误区。

  三、忽视教学中的陷阱,造成上课一听就懂,课后一做就错的不良后果,从而成为教学上的第三大误区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有些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教者也有“高招”使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这样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以及纠错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一两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暴露错解,师生共同分析出错误的原因,学生就能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迅速从错误中走出来,从而增强辨别错误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想少出错,教学中就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错误和失败,备课时可适当从错误思路去构思,课堂上应加强对典型思路的分析,充分暴露错误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四、忽视甚至放弃三个教学过程的同步,形成了数学教学的第四大误区

  三个过程是:教师的教学过程,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学生思维过程。这一大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误认为教材内容就是知识发生发展的全部过程,没有发掘出教材系统前后的本质联系,导致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照本宣科溜教材。二方面:误认为教师的思维逻辑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错位或脱节。这三个过程是相辅相成,互相完善,互相补充的。舍弃任何一个过程,都将导致教学的片面性。只有这三个过程的有机结合,才能使数学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五、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形成了数学教学的第五大误区

  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新的课程标准,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都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又必须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看来,似乎显得有一些矛盾,但仔细一分析,两者是有密切关系的,他们符合一般的客观规律。第一,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二,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符合一般的教学原则。第三,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适合新的课程标准理念。第四,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符合新的评价标准和学生的成长需要。从上面可以看出,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是辨证的也是统一的,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只要爱护和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能不断提高他们学习的能力,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提高。

  六、随着科技的发展,课堂教学进入了全新的时代投影仪、电脑、多媒体等的应用,使数学教学相应地进入了第六大误区

  数学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一门科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始终围绕这一中心进行。也就是说我们在应用现代教学方法时,不要忘记这一中心。我们在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时,不要追求多媒体新鲜特性而进行教学,这样将进入现代多媒体数学教学的误区,从而丢掉数学教学的特点。我们要走出这样的误区,需做到:

  1.紧扣教材,正确处理教材。充分分析教材及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看本节课需要不需要多媒体课件,需要什么样的课件,要经过精心的准备工作。

  2.正确运用多媒体,充分分析课件的特点。什么样的课件对学生有什么样的促进作用,在我们教师的心中要明确。

  3.把教材要求和多媒体特点有机的结合起来。教材和多媒体课件没有有机地结合,将产生主次颠倒,喧宾夺主的结果。只有教材和多媒体课件有机地结合,才能使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地发挥作用,使数学教学插上现代科学技术的翅膀。

  4.使多媒体课件为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服务。如我们在选择音乐和动画时,尽量选择轻松愉快的音乐和能推动思维向下一步进展的动画。避免使用破坏思维进行的音乐和动画,像爆炸等的音乐和生硬的动画。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思维的环境。

  只有选择正确的道路和方向,我们才能走出现代数学教学的误区,就像走出沙漠一样!

(来源: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9618665.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