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实行鼓励教育:莫吝啬您的称赞和赏识
标签:
家庭教育孩子 |
分类: 家庭教育 |
日前,在市教委等部门联合举办的“赏识教育专家研讨会”上,来自天津市十几所中小学校的校长、老师和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要学会赏识孩子,用真诚的爱激励孩子。专家们同时表示,作为一种在许多学校已经有所实践的教育理念,“赏识教育”关乎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应该把真诚的赏识运用到不同层面的教育中去,告诉孩子“你能行”,唤起孩子成功的欲望。
孩子身上闪光点 期待师长去赏识
在教育日益人本化的时代,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取得成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二十多位教育界专家、学者指出,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赏识孩子的进步,有利于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从而引导孩子走向成功。
专家指出,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赏识教育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教育方法,其核心就是激励教育。河西区师大二附小的一位学生在写给老师的建议中说:请老师少用食指、多用拇指,即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实践证明,在教育中对孩子进行肯定、给予赞扬,不仅仅只是一种教育方法,而且是尊重孩子的重要表现。老师与孩子接触时,一个充满期待的眼神,一句满怀喜爱的话语,都能给孩子以“我能行”的暗示,唤起孩子追求进步、达到成功的自信心。
表扬,要恰到好处
在提倡赏识教育这种积极教育方法的同时,不少专家指出,在与孩子的交往与互动中,应避免廉价的表扬,将赏识流于过场、表面化,要将“挑起拇指”这一动作真正运用到评价孩子的进步当中去,鼓舞孩子。
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敏勤在谈到实施赏识教育理念时说,老师和家长对学生要有真爱,不能虚情假意。机械地模仿鼓励的手势,或者使用煽情的话语,都不能建立师生、亲子间的信任与情感。赏识教育不是一味地夸奖孩子,只有孩子努力了才能得到肯定的评价,如课堂上学生对知识有个性的理解,或者某个孩子表现了不为人知的特长时,赏识方法的运用将使教育事半功倍,否则泛泛的夸赞与得来太过容易的表扬最后将导致孩子情感的麻痹。
在使用赏识教育时,专家们提出,应该将“赏识”与其他的教育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天津市实验小学校长邹绍宁强调,只有赞美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完整的教育还应该包括因势利导、灌输、矫正、批评等内容。
别总拿孩子和别人比
针对一些家长与孩子间关系紧张、无法沟通的现象,上海道小学的特级教师吴晓红等认为,家长要能够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允许孩子失败,不要将成功的压力强加于孩子身上。
吴老师认为,社会发展的多样化让教育开始探索不同的理念、方法。事实表明,孩子是存在着差异性与多样性的。有的家长急功近利,看到孩子某一次或某一方面的失败,就无法接受,对孩子冷言以对,棍棒相加,这是不可取的。这样做不仅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还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面对孩子的失败,家长不妨调整心态,换一种角度去看孩子身上其他的闪光点。同时,对于有挫折感的孩子,家长应该多一分了解与信任,少一分责怪与批评,要实事求是地对待孩子,根据实际,用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方法培养、教育孩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