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芳: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做红烛照人心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陈晓芳,女,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1991年参加工作,现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一身朴素得体的衣着,
陈晓芳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已经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22个春秋。她22年如一日,以校为家,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初中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她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1991年,陈晓芳分配到东台市富安镇丁庄中学,一所偏僻的农村中学,一干就是22年。22年来,她见证了丁庄中学的荣光兴旺,也收获了自己人生的成功硕果,她担任初三语文教学工作十几年,担任过毕业班班主任工作,出色的业绩,得到学校和上级部门的肯定,曾先后荣获盐城市教师师德标兵,东台市优秀教师,东台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多次受市政府及镇政府表彰。
“光荣的桂冠是用荆棘编成的”,没有辛勤汗水的付出,哪来掬满双手的硕果,22年来,陈晓芳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一、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
从教以来,陈晓芳一直以一个优秀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安心三尺讲台,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和教师素养,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严格遵守《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体现出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以来,一直坚持出全勤,从未出现过迟到、早退和旷工现象。工作上积极主动,勇挑重担,顾全大局,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服从组织安排,除了担任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还兼任学科教研组长,年级备课组长,担任班主任工作,并一直站在初三教学最前线,经常是几样工作一肩挑,但我无怨无悔,甘于奉献。
作为一名教师,陈晓芳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己任。她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更新教育理念,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她坚持“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原则,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学习活动,如“一分钟名言介绍”、“三分钟成语小故事”、“五分钟语文知识竞赛”“十分钟热点问题辩论会”等,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扩大了学生知识面。为提高教学效率,她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先后探索和运用了“语文课目标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教学法”等教学模式和方法,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给教师配备了电脑后,她又积极投身到“语文课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学研究中来,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改革课堂教学结构,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工作以来,陈晓芳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语文学科最新的改革趋势,理解语文学科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带头参加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与同科组老师一起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共同开发教学研究专题。主动承担校级公开课教学,每学期在学科教研组内,至少上公开课和示范课1节;2004年市局领导来我校督导检查工作,她开放的一堂公开课《岳阳楼记》得到市局领导和听课同行的一致好评,并被评为优质课;2008年1月,由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初中教学现场观摩”活动在我校举行,她为与会领导开放了一堂公开课《桃花源记》,受到他们的高度赞扬,该课被评为优质课。她所任教的班级语文科成绩排在年级前列,其中,任教班级语文学科中考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在生源差的情况下连续八年均在本市前列。她本人在市局组织的年度考核中多次被评为“优秀”等次,并荣获校级“先进个人”市级“文明职工”称号,多次被镇、市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陈晓芳能够虚心地向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同时自己也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因而在业务上迅速成长起来。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她认真学习新课标,刻苦钻研教材,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恰到好处的激发学生讨论的欲望,及时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适应课改理念,极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陈晓芳不仅在教学工作中出类拔萃,在班主任这块教育地里她依然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着,受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好评,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赞许。在班级管理中,她注重用爱心和耐心感染学生,因材施教,主动热情地帮助学生,促使学生形成团结、勤奋、道德的优秀品质。
二、爱心、细心加上耐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却胜于母爱。因为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细心的爱,是一种理性的爱,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陈晓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在陈晓芳所在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不能让一个差生掉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对差生有爱心、耐心、恒心,就能……”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她的班上有位学生叫贲晓荣,家里生活艰苦,总是沉默寡言,陈晓芳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总是给以更多的关心,及时了解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同时多次找该生谈话,开导鼓励她,让她感到家一般的温暖。毕业前夕,晓荣同学来到老师家,对老师说了一句平常而发自内心的话:“老师,你就像我的妈妈,我会用努力学习报答您的!”22年来,这样的例子在陈晓芳身上很多,她帮助了一个又一个像这样的学生,许多学生亲切地称她“老师妈妈”。
她时刻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既教书又育人,尽量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教书育人,水磨工程”。教书育人何尝不象水磨卵石,默默熏陶,渐渐濡染,孕育灵魂,滋润心田。陈晓芳多年任教初三,不管是担任班主任,还是身为科任教师,她认为,关爱学生是做好班务工作、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丁庄学校,是一所寄宿学校,学生父母不在身边,班主任、科任教师就是他们的父母,不仅要关心学生学习,还要过问他们吃饭、睡觉。清晨,她领着学生读书;每日三餐,她要叮嘱学生吃饱,不能浪费;晚上,她督促学生尽快入睡。平时,对学生嘘寒问暖,学生头痛脑热,她问医拿药;学生无钱看病,她慷慨解囊;学生家庭困难,她又送衣物又送书本;甚至学生头发长了,她也会善意提醒,赶紧去理一理……她用爱心、细心、耐心和真心架设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也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
三、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师德修养
陈晓芳在思想上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与奋斗目标,她把热爱教育事业放在首位,注重为人师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立足本职,勤奋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文化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做到不迟到,不早退,端正教育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坚持教养并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自2008年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以来,她勇挑重担,又担任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和年级备课组长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她从无怨言,默默工作,尽心竭力地做好领导交给自己的每一项任务。自2000年以来,她所任教班级语文学科中考成绩名列全市前列,深受学生家长的好评。
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渴望有更多的锻炼自己的机会,不断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所以从进入丁庄中学起,她就积极参加各种讲课、评课活动,多次担任观摩课、公开课任务,让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能有所成就。
四、立足改革,加强研究,团结合作,共同提高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作为一名中学教师,陈晓芳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参加备课组活动,积极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工作。为了能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她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以老带新,主动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任务,在教学“结对子”“一帮一”活动中,陈晓芳指导他们备课,写教案,经常为他们上示范课,并跟踪听课,及时指导,积极扶持青年教师成长。在她的热心帮助和正确指导下,一批批年轻教师迅速步入教育教学正轨,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可喜成绩。青年教师卢玲、潘辰兰,沈海波、王培英等人教龄不长,但已经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或优秀班主任,他们教学基本功过硬,在各级各类的赛课活动中均能获得好名次,他们所任教的班科成绩均居全市上游,班级管理井然有序。
陈晓芳就是这样,凭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工作中不断取得一个个成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把自己青春、心血奉献给农村教育事业的陈晓芳老师,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同事的敬重,学生的爱戴,群众的称赞。
而今,已逾不惑之年的陈晓芳,依然是肩挑教学重担,担任初三语文教学工作,担任初三语文备课组长,担任学校初中语文教研组长。
陈晓芳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甘愿化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甘愿当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默默耕耘的无悔人生,她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完美人生。
(来源:思想者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