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老师彭丽英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1986年,彭丽英从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踏上了幼儿教育岗位。36年来,她勤奋,踏实,默默耕耘在常熟幼教这块热土上。今年她获得了省十佳师德模范、省“五一”劳动奖章的殊荣——
苏州市第二届“双十佳”青年教师苏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2010苏州教育十大年度人物2012年江苏省十佳师德模范2012年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幼儿园就是她的家,为了大家常常忘了小家
36年中,彭丽英待过很多学校,像大义小学幼儿园、机关幼儿园、常熟市实验小学分校幼儿园、常熟市实验小学幼儿园等,而无论在哪里,她都是拼命三郎,一样地默默奉献。
因待的学校多,36年来,彭丽英多次遇上过学校搬迁、创建验收等活动。每到这时,她总是甘愿放弃休息,以园为家,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资料建设出谋划策,尽心尽力。
她曾把哺乳期的女儿撇在家中,一头扎进幼儿园园舍的搬迁中。女儿上小班时,彭丽英又遇到了新园布置,为了让进园的孩子有个好环境,喜欢上幼儿园,她二话不说,把女儿托付给了婆婆,和搭班的老师干了个通宵,饿了,泡袋方便面,累了,在孩子们的小床蜷缩着睡一会儿。第二天一早,看到阳光下,孩子们开心地朝着幼儿园走来,进园后欢天喜地的样子,彭丽英早没了一夜未眠的疲惫。
在彭丽英的生活中,多的是这样的镜头:女儿的鞋子破了,可她在幼儿园忙得无暇顾及,可家人也从不因此抱怨;暑假,女儿学钢琴、学游泳,接送、陪伴的都是孩子的父亲;夜幕降临时,彭老师还在幼儿园,在瓷砖上贴着孩子们讲述的“光阴的故事”……她的爱人呢,在一旁递这递那,身旁的女儿饿了,可懂事的孩子却从不埋怨母亲,也用小手帮妈妈装饰着一把把花边纸做的小伞……彭丽英还立足“党员责任区”这个平台,利用双休日,满怀热情投身“党员进社区”活动,协助常熟市兴福管理区计生办的“欢乐宝宝中心”,组织0~3岁婴幼儿的早教辅导活动,深受孩子与家长的喜爱。“家人的支持,是我最有力的后盾。”彭丽英由衷地感谢自己的亲人。
然而,为了这个大家,彭丽英也常常忘了自己的小家。“我欠了他们许多,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面对女儿和家人,彭丽英充满内疚。
只要有爱就会看到孩子的可爱,她是孩子喜欢的朋友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彭丽英坚信这一点,她能从任何一个孩子的身上发现闪光点,循循善诱,让孩子自信和充满阳光。
小晨刚来园的时候,说话结巴,一紧张还会尿裤子。彭丽英发现他不太愿意说话,可记忆力很强,就用微笑鼓励小晨,一有机会就让他“晒晒”记忆力。于是,小晨经常会在小朋友面前背儿歌,讲故事,让小伙伴们好佩服。小晨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大方,每天都在进步。到大班毕业时,进园时说话结巴的小晨居然当上了毕业典礼的主持人。站在小小的舞台上,他的笑容是那样地灿烂。
小骏,好动,调皮,经常还会搞些“小破坏”,以引起别人的注意。这让不少小朋友、老师“不喜欢”,也让家长头疼。经过观察,彭丽英发现小骏喜欢绘画,而且水平不错。于是彭丽英就辅导小家伙参加《早期教育》主题绘画赛,得了个一等奖。爱捣蛋的小骏还喜欢做值日生,彭丽英就引导他认真为班级服务。一段时间下来,有“才”又勤快的小骏,赢得了同班小朋友的好印象,而小骏的感觉也越来越好:“小朋友喜欢我,老师也喜欢我。”
彭丽英不断用爱心、耐心和恒心走进童心,用心聆听,用爱浇灌,成了孩子们喜爱的好伙伴,好老师。在她的博客上,“童心伴随”栏目记载了她从教的点点滴滴。在她的文字中,每个小朋友都是独一无二的花,老师的爱与关怀就是花朵开放的阳光、雨露。彭丽英说:“搞好班级工作的最大秘诀就是一个‘爱’字,老师只有一双眼睛,哪能看住几十个孩子,不过一颗爱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孩子的心。”
把育人的方法教给家长,她是家长敬重的教育参谋
现在的家长爱子心切,望子成龙,重视家庭教育,然而并不懂得教育,方式方法经常走偏。教育孩子最需要家校共同努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开启教育智慧,向家长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带着这样的认识,彭丽英经常利用晚饭过后的一段时间,同学生家长“煲电话粥”,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
上面提到的小骏的家长就曾深为儿子“出了名的调皮”头疼,孩子不乖,不讨人欢喜,说不听,劝没用,那就打。彭丽英得知后,同小骏的父母“煲”起了“电话粥”,把“赏识孩子、正面引导”“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等一些成功的教育经验传授给家长,还力数小骏的优点。一番话,让小骏的家长转忧为喜,全力配合学校教育,家校合力很快改变了小骏。
老师是普通人,但老师这个岗位要求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要求你多高尚,但一定要求你讲师德,有道德,说话做事,值得人尊重,敬重。这样的道理彭丽英懂,更是26年如一日,天天在做。
小嘉是个活泼聪明的孩子,可有段时间,突然情绪反常,焦虑,不爱说话,急糊涂的外公不知该怎么办,将所有的希望寄托给了老师,跑到幼儿园,将两张有值磁卡硬塞到彭丽英的手里。几经推托后,为不让外公难堪,彭丽英暂且收了两张卡,可等外公一走,彭丽英立即动笔给小嘉的外公外婆写了封感谢信,感谢他们对自己的信任,同时将两张磁卡塞进了信封。
在信中,彭丽英分析说,小嘉的反常,同孩子最近遇到的几个小挫折有关,这应该也是好事,现在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重树信心。在信的最后,彭丽英写道:“……每一位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更是老师眼中的‘金’,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孩子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让每一块金子都能发出耀眼的光芒!———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老人被感动了……
周六上午,彭丽英上完手工兴趣班后,又不顾劳累,和小嘉的外婆说起了“挫折教育”,和外婆商量着,怎样一起来帮助“我们的小嘉”……彭丽英的为人师表赢得了家长的敬重和信任,更赢得了孩子的心。小嘉上小学后,隔三差五地会过来看望彭老师。
助推青年教师成长,她是同事信任的大姐
彭老师是学生的好老师、好伙伴,是家长的好朋友、好指导,同时也是个青年教师的好大姐,她以极强的责任感和教育高水平不断助推着学校的年轻姐妹们成长,真正起到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幼儿园,经常有“青蓝结对”活动。对此,彭丽英总是主动请缨,热诚参加。她带过多批新教师。她上课时,新教师们坐在教室中听,下课后,她与新教师们一起议;过了段时间后,新老师登台上课,彭丽英坐在下面边听边记,下课了,她又与他们围在一起,评说教学,让新老师不断在实践中悟道、成长。仅有这些还不够。彭丽英又以课程审议、集体备课为抓手,组织小年青们参加校内外的各级各类课例研讨,为他们搭建起了磨炼过硬教学基本功的大舞台。
2008年,彭丽英连续两次动手术,手术后,身体虚弱的她立刻担任起了语言特色工作室的教学长,带着青年教师围绕特色教学,学习教学理论,上公开课,进行集体研讨,在学期结束时组织教学展示……忙得不亦乐乎。如今,经彭丽英培养的很多青年教师都成了不少幼儿园“叫得响”的骨干教师,成了幼儿园的教育中坚,甚至核心人物。“没有彭大姐,我的成长肯定不会这么快,这么顺利。”说起彭丽英,不少青年教师这样表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彭丽英的座右铭。岁月流逝,改变是彭丽英的容颜,不变的是彭丽英的心———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用爱心对待孩子,用诚心对待工作,用热心对待家长,用真心对待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