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根保:心中永远是学生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马根保,男,1972年11月出生,1997年河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现为我校语文教师,政教处副主任,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镇江市骨干教师。从1998年开始,他一直担任班主任,任教两个班的语文。马老师坚守教学一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师德高尚,赢得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平时同事之间互相交流探讨,马老师总是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看看自己留下的足迹,感觉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事情,只不过是尽着自己该尽的责任,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努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而已。
一、关心学生,温暖学生,这是他的责任
作为班主任,马老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更关心学生的生活。
王倩,是他的学生,自幼与养父相依为命,家境贫寒。那是春节过后,学生返校,王倩一边哈着气,一边搓着手,站在他面前。王倩衣着单薄,看上去有些发抖,感觉很冷。马老师就提醒她多加些衣服。但是,晚自习,再看到王倩,她依然衣着单薄,看上去依然有些发抖。马老师就问她怎么回事。王倩吸着冷气,有些内疚地说,由于自己的不小心,棉袄被挂破了,一个袖子整个地掉了下来,不能穿了。这时他猛然想到,那件棉袄就是王倩上学期天冷时经常穿的那件棉袄,看来也许是她唯一的一件御寒的棉袄了。听了王倩的话,马老师没说什么,只是提醒她多活动活动,别感冒了。第二天,他花了两百多块钱买了一件羽绒服,给王倩带了来。穿上羽绒服的王倩,眼里有些泪花,说:“老师,暖和多了。”他笑笑说:“暖和就行,中午回宿舍,记着把棉袄带过来,我拿回家修补修补。”看着王倩离开的背影,马老师满心酸楚,满心祝福。
马老师说,在学校,像王倩一样的学生,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除需要我们的物质帮助之外,更需要我们的精神鼓励。
刘艺,也是马老师的学生。高中入学时,刘艺是镇江电视台“小梁帮你忙”栏目组介绍进来的。在她幼小的时候,爸爸由于车祸而永远离去,姊妹五个,全指望母亲一人拉扯。马老师了解到这些,记在了心上。每次学校有资助名额,马老师总是帮刘艺申请。知道刘艺字写得漂亮,作文写得好,又喜欢读书,马老师经常买一些书刊送给她,帮她修改作文,向学校《芳草》推荐文章,鼓励她学好语文,尝试着走文学创作之路。目前,刘艺在各类读书征文大赛、书法大赛中,多次获奖,越来越自信的刘艺功课也学得不错。
二、宽容学生,等待学生,这是他的义务
马老师说,拯救迷恋网络的孩子,就像一场力量极不对等的拔河比赛,靠爆发力是无法获胜的,要学会宽容,学会等待。
李文鑫,也是他的学生,入学成绩还不错,看上去感觉文质彬彬的,可是,他就是那个需要拯救的迷恋网络的孩子。马老师一次次找他谈心,他一次次地向马老师保证,都无济于事。是交给学校去处分,还是交给家长带回家?马老师于心不忍,说李文鑫是他的学生啊!可是他又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每当发现李文鑫不在学校了,他能尽的责任,能做的事情,只有一个,那就是一次次地到网吧去找。
有一次,找李文鑫回来的路上,走的是一条小巷。路黑,没看清,一脚踏空,摔倒在路沟里。到了办公室,洗手,发现手背、手腕处血淋淋的,卷起裤腿,膝盖处也浸着血,看来摔得还不轻。坐在一边的李文鑫看着“伤痕累累”的马老师,也没说什么,但发现他的头不再像往常那样高昂。坐在他对面,马老师什么也没说,时间就这样在他们的静坐之中慢慢地滑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从此以后,李文鑫再也没去上过网,学习似乎也认真了。
马老师说,今年暑假,他遇到了李文鑫。有些惊喜,也有些羞愧的李文鑫说自己大学快毕业了,正在实习呢。
三、帮助学生,促进学生,这是他的追求
2011年,马老师担任高三班主任。人在高三,使命在肩。学校把班级交给他,家长把孩子交给他,他面对的就不仅仅是一个班级,更是一个个学生,一个个家庭;学生的高考成绩,不仅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发展,更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关系到学生背后一个个家庭的生活和幸福。
为此,马老师所带班的全体师生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团结协作,全力以赴,用激情点燃希望,用拼搏迎接挑战。多少次一对一的辅导,多少次面对面的谈心,辅导、谈心记录簿上留下的不仅仅是解决问题、解答困惑的过程,更是师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过程,这过程,体现着他们的梦想与追求。
一模考试结束,在随笔中,施陈霞同学这样说:“一模在风风火火中一去不返了,然而为我留下的却是些许心酸,些许泪水。”仲敏这样写:“作为文科生,我为我的语文、英语的不及格而难过。”潘慧热爱数学,但她理智而又动情地说:“其实,这次考试,我考得并不理想,尤其是数学。数学啊,数学,我爱你,但你却忍心伤害我。”……读着这些饱含酸楚、饱含泪水的话语,马老师感同身受。同时,他清醒地意识到,学生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关键时刻啊,容不得有丝毫的动摇,怎么办?马老师认真准备了一节以“切行,且珍惜”为主题的班会课。他要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认清自己的得失,鼓励学生调整自己,扬起风帆,继续驶向梦想的彼岸。班会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班主任寄语,他写下了八个字:“六月之花,必然灿烂”,并带领学生高声朗诵“六月之花,必然灿烂”。
在期盼之中,高考成绩揭晓,我校成绩较为喜人。在师生共同努力之下,马老师所带的班53名学生,有2名学生达到了本二分数线及等级要求,后来,有16名同学考上了本三院校,有33名学生考上了大专。
这成绩,在他的教学生涯中,算是取得突破性的成绩;这成绩,实现了他多年的梦想——带出真正意义上的本科学生。
投身教学天地宽,矢志育人谱新篇。马老师深知教师吃的是一碗良心饭,教师的任重,教师的道远。
附:
马根保老师所获荣誉称号或奖励
1.2012年9月被镇江市教育局命名为“中青年骨干教师”;
2.2012年9月被镇江市教育局评为“十佳班主任”;
3.2012年6月被丹徒区教育局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4.2012年1月获丹徒区教育局“嘉奖”;
5.2008年9月被丹徒区教育局评为“丹徒区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