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管理班级的灵丹妙药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朱国华
管理班级是一项琐碎的工作,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与细心,更需要教师的“暗示”。班集体建设中存在的多变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不断提出的新要求,也给班集体建设带来了动态发展的新课题,需要班主任的长期、细致、耐心的工作。其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暗示至关重要,把握得好可能对学生起积极作用,如果把握得不好也可能起到消极作用。
一、暗示的作用
暗示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交往中的语言、手势、表情、行动或某种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发出一定的信息,使他人接受所示意的观点、意见,或按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是社会和人际影响的形式之一。暗示不具有压力成分,不要求别人非接受不可。海德认为,当一个人的观念使他人接受时为暗示,当一个人的情绪使他人感受时为同情,当一个人的行动使他人也要如此做时则为模仿。就暗示和模仿而言,两者的区别在于:在暗示中,刺激是被控制的,对暗示者来说,虽常以含蓄和间接的方式,但一般都是有意识的;而模仿过程,模仿者的行为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但被模仿者一般都是无意识的、非控制性的。模仿者的仿效行为一般都与被模仿者的行为相同或相似。而受暗示者则不一定作出与暗示者类似的行为。
二、暗示的途径
初中阶段是人的生理发展处于童年期和青春期的交替阶段,生理的发育使其心理发生了重大变化,童年期天真、幼稚的心理表现与日渐少,心理的成熟度逐步提高,成人感趋于明显,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建立;也昭示着这一阶段是人生最难把握的时期,有人认为这是人生的第一个危险期。在这一阶段,学生对外来的各种信息都持有很大的热情,能否使其有所选择地接受其中正确部分并形成正确的自主意识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建设班集体,用集体的感召力去同化每个个体的思想认识水平,则是一条重要途径。
三、暗示的外显:建立班级发展的目标体系
班级能否形成一个健康优良的班集体,正在于班级的各个体目标与集体目标之间的差距。班主任工作的着眼点就在于将各个体目标在存异(尊重个性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的各种教育行为达到求同(形成班级意志和目标)的过程。由此也界定了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就是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意图有效地内化为每一个个体的自觉行为,从而把社会要求的教育目的转化为多重的目标集合,并形成整合一致的班级目标系统,使之成为每个个体共同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识水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表现为:初一学生的认识水平尚未形成中学生的观念,部分停留于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初二学生已基本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但伴有不稳定性,又因学习科目和知识难度的增加,每个学生在学业上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学习压力,学生整体表现为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初三学生迫于升学压力和价值观日渐形成,处于基本懂事的阶段。因此,初中阶段的班主任工作就必须根据这种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四、暗示的落实:设计系统的主题教育活动
班主任对学生而言,一般都具有很好的楷模和示范作用,这种形象本身也可理解为暗示,但其影响力若不通过让学生感兴趣的教育活动去落实则有可能很快地被学生所遗弃。因此,班主任将期待目标巧妙地融化于精心设计的主题教育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寻求自我角色定位的过程中逐步去感受或得以陶冶,则这种暗示才有可能被激活。亦即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显著特征。
第一,具备鲜明的教育倾向。班级的每一次主题活动要在阶段总体目标基础上加以个别化设计,要求每次活动的设计应具备鲜明的教育倾向,不仅蕴含着对群体的规范,还要兼顾到学生的共同志趣。
第二,凸显个性化。班主任只有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巧妙地暗示给学生,才能逐步树立班主任的威望,而其威望的不断提升又可有力推动暗示的作用效果。因此,班主任应构建自己的教育特色,以形成个性化风格,既而不致使班务工作落入俗套。班级活动的个性化也必然对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具有时效性。班级活动的设计是否适当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选取活动的时效性,这反映出班主任的教育敏锐度,即能否在班级动态的发展中捕捉到教育契机,并设计出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班级活动。这可从两个方面作出思考:一是从时间发展的线索进行一些传统活动设计;二是针对班级发展过程出现的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样,有利于班集体的巩固和提高,对学生的心理暗示则显得更为直接。
第四,体现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主题教育活动正是班级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所以班级的教育活动必须围绕班级文化品位的提升去精心设计。
综上所述,尽管暗示对于班集体的建设过程具有不容低估的作用,但须特别强调的是,教师的暗示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只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只有当它和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有机结合的时候,才有可能使教师的暗示真正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否则,暗示的价值也就不可能得到体现。这需要班主任不断去观察研究,以确保班集体朝健康的方向稳步发展。
(来源:思想者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