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交流基本功:讲述与讲授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载体。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最主要工具就是语言。教师将知识内化,以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将它呈现出来,传递给学生,同时在与学生不断沟通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不是单向的,它具有交互性,只有在交流中,教师的语言信号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师生的思维才能碰撞出火花。新课程标准摒弃被动接受式学习,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那么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这就对教师的语言交流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怎样将讲述与讲授有机地结合,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提问和追问的效能,如何倾听与对话,怎样恰当地使用无声语言……
讲述与讲授基本功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技能,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向学生描述事件、论证道理、说明事物,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讲述与讲授的态度已不再是完全地排斥甚至是放弃了,这种传统的备受鞭笞的教学方法越来越被人们理性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恰当而适时地运用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更加高效地吸纳新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地设计教学内容,把握教学时机,严格控制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
【案例展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蒸汽时代的到来》“瓦特与蒸汽机”一目教学片段
师:纺织业、冶金业、采矿业等领域的迅猛发展,使原有的动力机器显得捉襟见肘,各领域都出现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寻找更加有效的动力。伟大的发明家瓦特和他划时代的伟大发明——改良蒸汽机,应运而生。关于瓦特,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哪个同学能先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瓦特。)
师:非常好。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能够看出瓦特从小就非常热爱科学,喜欢思考。在瓦特之前,已经有人发明出蒸汽机,但非常笨重,且存在很多问题。瓦特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改良了蒸汽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一经问世,便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许多生产部门都利用蒸汽机作为动力机器。那么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是怎样产生动力的呢?蒸汽机的工作原理中应用到了哪些物理学知识?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
(屏幕显示蒸汽机工作的
师:瓦特从小对物理和数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水蒸汽把壶盖顶起来就引起了瓦特极大的兴趣。后来,通过多年自学、不断实践,在前人基础上改进了蒸汽机。在他改进的蒸汽机中运用了物理学中的诸多知识,(指图讲解)通过蒸汽带动连动杆,进行能量转化,将蒸汽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缸内,活塞在气压的作用下不断运动,体积增大或减小,压强也随之减小或增大,从而促使蒸汽机连续工作,这里体现出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连动杆在这里起到了杠杆的作用;而水蒸汽的产生与凝结反映出物理学中液化汽化的现象;能够使活塞、连动杆带动滑轮连续高速运动不仅有气压作用,也有惯性的作用。
同学们,看似简单的蒸汽机,它却应用了物理学中力学和热学的诸多知识。结合以上的分析,你认为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具有哪些优点呢?
学生回答……
(屏幕显示:工业革命的历程。学生根据屏幕显示总结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回顾工业革命的历程。)(屏幕显示)
阅读下面材料:
(
(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体现出工业革命创造出了巨大的生产力,给社会生活各方面带来巨大影响。
师:结合下列材料,同学们分析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屏幕显示)阅读下面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图
师:结合材料和图示,可以看出文艺复兴、思想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政治上得以确立,工业革命的完成则摧毁了封建经济制度,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从此西方列强踏上殖民掠夺的道路,古老的东方国家不断受到西方列强的入侵,东方开始落后于西方。
【 案例评析】
讲述是讲授法中一种重要的方式,它侧重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某些事物的现象,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并从情绪上受到感染。从上面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工业革命”是历史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学生而言,也是他们难以理解的内容。若直接告诉学生“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正是由于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人类从此进入了蒸汽时代”。这样直接地表述只会使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表层的印象,而不能理解蒸汽机的重要价值,更不能理解本课的难点内容——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师通过具有启发性的讲授,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等实际出发,让学生介绍他们了解的瓦特,让学生感觉到瓦特似乎就是他们身边的一员,贴近学生实际,为下面的学习铺垫。理解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对于学生理解蒸汽机的时代价值及工业革命的影响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学生完成探究之后,要用比较专业的语言讲明蒸汽机的工作原理,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瓦特改良蒸汽机的重要价值,为后面理解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埋下伏笔,还有利于学生进行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讲述时配以瓦特改良蒸汽机时的具体史实,更会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本课的重点内容。
教师精炼的语言配合真实的历史资料、图示和多媒体画面,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工业革命前后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变化。学生们通过对比工业革命前后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生活环境、社会关系、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能够总结出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从促进生产力提高和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两个方面进行总结,接着用简短明确的语言阐述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使学生得出——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大事件,它和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的地位同样重要,为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做出重要贡献。
由此,我们能够看出,教师讲述或讲授的语言要精练生动,内容要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展开,用最精练生动的语言传授最丰富的内容,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对学习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
【 理论提升】
“讲”和“听”同“教”与“学”一样,是密不可分的。
教师的“讲”是基础,其他方法只是辅助手段;而学生真正学会了“听”,才有可能把教师所讲的内容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真正转化为能力。
1、讲述与讲授的现实意义
虽然讲述与讲授是课堂教学中最受争议的方法,但却是课堂教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它们是其他教学方法的基础。讲述与讲授不仅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信息,为学生迅速搭建通向知识的桥梁,与课本、学具、标本、挂图、音响和网络这些“冷冰冰”的课程载体相比,教师的语言,更易于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使课堂教学具有情境性和感召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教师通过自己的讲述和讲授能营造有活力的、富有情感的学习氛围,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也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能取代它们的重要原因。
教师的讲述与讲授能使深奥抽象的书本知识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述变得具体形象、通俗易懂,使学生少走弯路。因此,讲述与讲授在传授知识方面具有省时和高效的特点。
讲述与讲授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科书。由于教科书的编写要受到书面形式等因素的限制,对学生来说,其所潜藏的内涵不易发现。而教师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领会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吃透教科书、挖掘教科书,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述与讲授,学生才得以领会和掌握蕴含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学科思想观点、思维方法和情感因素。
讲述与讲授融入了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情感,是教师内心真善美的流露。所以,讲述与讲授不仅是知识的输出,也是教师内心世界的展现。它引领学生以真、善、美的标准比对人生、衡量世界,成为学生精神财富的重要载体。
因而,教师讲述与讲授的基本功也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2、讲述与讲授的原则
讲述与讲授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讲述与讲授者,应当始终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中心,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把现成的知识讲给学生,并认为学生只要认真听讲就能够获得知识。而实际上,学生对任何知识的真正掌握都是建立在自己的独立思考之上的。教师把知识讲解得清楚明白的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同步参与,这样就把学生实际存在的疑问和障碍牵引出来。否则,学生不仅对知识本身掌握不牢固,更谈不上举一反三加以迁移应用。
(
(
3、讲述与讲授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