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教育繁星点点
教育繁星点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1,263
  • 关注人气:5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营造班级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2-04-25 20:42:02)
标签:

班主任

教育

班级管理

分类: 班级管理

章贤慧

  常言道:“环境创造人。”我从抓班级环境育人入手,用了一些方法进行优化,给学生营造氛围,创设了条件,达到素质教育基本要求,为全面育人打下了基础。

营造班级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实现全员管理,把握育人标准

  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督促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初步划分为“品质”,主要指贯彻德育纲要,用日常行为规范及学生守则检查学生操行 ;“学习”,主要是指正常开展各学科学习活动,优化学法,按要求达到学习目的;“活动”主要指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来启迪学生智慧,挖掘学生潜力,让学生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在此基础上设计组织结构、人员机构 、权力结构 、信息结构 。从以上四种结构可以构成一套全员化管理体系。采取民主的方式制定出一系列管理规章,如干部职责、干部任免条例、干部处分等,以促进管理机制的形成。以“上进心”“荣誉感”和“自我实现”为标准来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班级工作,借助竞争施加外部压力,让规章制度形成宏观引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产生正确的舆论导向。每日按放学程序进行“日回顾”,扬长避短;每周五以周会程序进行一次“周自省”,以明得失;五周(届满)依换届大选程序做一次用大选方式进行的“届小结”,增强激励和竞争效力;四届便逢期末,就从“班务”、“品行”、“学习”和“活动”等方面进行一次期末总评设奖励荣誉,记入学生素质报告单。这种动力不减,班级管理既水平上升,又纵向提高,沿“阶梯”前进,形成班级管理血液的良性循环。

  在管理中不但注意发挥优生的骨干作用,进行培养提高,还创设各种有利条件让学有困难的学生一试身手。每学期首届干部采取毛遂自荐与班主任任命相结合的办法,有意让自卑感强的学生当常委,让他们在管理实践中找到自信,树立上进心,有了上进心和自信心,就有了进步的心理基础。让那些思想较落后、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参加班级管理,还能产生“己身不正焉能正人”的鞭策效应。

  二、建立竞争机制,创设育人环境

  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大千世界无处不存在竞争,因此,班级学生也无时不在竞争,只是自觉与不自觉罢了。选班干部、选优秀少先队员、评选三好学生、竞赛获奖、发表习作等都是竞争,把班级潜在的竞争摆到橱窗里,使之公开明朗化。首先,确立竞争的目的,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联系实际确定竞争的目的,让目的成为学生的理想和追求;其次,确定竞争的主体、客体,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竞争对手,知己知彼,取长补短;其三,规定竞争的时境。对竞争的时间和环境进行明确规定,让学生有紧迫感、可盼感;其四,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竞争的负效应。这样,形成了班级的竞争机制,有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生在竞争中体会到了“优胜劣汰”的残酷性,懂得了不进则退的道理,优生胜而不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有困难的学生因而不馁,奋力拼搏力争上游。

  实践表明:竞争有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在竞争中,可以使学生情绪饱满,精神焕发,并考验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应变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总之,它有意地面向全体学生,在创设的育人环境中,使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素质得到大大的提高。

  三、开通德育渠道,形成学习常规

  思品素质是人的素质核心,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处于首要地位。因此,班级的德育渠道要及时开通,让渠水流进每个学生的心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班级教育是最底层的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内涵十分丰富。素质教育首先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让氛围感人。氛围感染是无声的,有潜移默化的功能。一个秩序井然、正气弘扬的氛围可以催人奋进,使人蓬勃向上。教室前、后墙上醒目的师生工作学习的座右铭;教室内悬挂的国旗及室外走廊墙上伟人名家的画像,可以激人拼搏进取;班级小橱窗里的值周量化是争当红旗手的依据;读书角、班级小报等一系列氛围所形成的班级育人环境,熏陶、鞭策着每位学生,具有奇妙的育人功能,起到了扬善抑恶、兴利除弊的作用。

  要求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去,首先是不捕捉德育契机,精心施教,通过思品教育活动,把德育升华到润物无声的境界;其次是在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方法只能使人紧张疲倦而让人厌恶,平铺直叙的说教只能叫人昏昏欲睡,油嘴、调侃只能降低真理的价值,褒贬过多也让人反感对立。而今的学生思维敏捷,大脑活跃,智商不低,对新生事物易于接受,可塑性强,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自信、自尊性、独立感、成人感有增无减,毫无疑问德育功能是班级工作的强大动力。

  拓宽德育渠道,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并形成了学习常规。我们在新课学习,平时复习,课外作业,活动课等用常规把属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方面明确规定出来,解除学生在学习上不应有的束缚,克服教师指点,指到哪儿学到哪儿,指一点学一点的消极被动现象。靠常规给学生活动编序、定员、限量、定质。形成了这一常规,学生能做到主动地学,能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有老师无老师一个样,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学哪些内容,怎样学,有章可循,减少了盲动,提高了学习功效。

  由于采取了上述三个主要措施,按照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验方案进行,班级形成了“勤奋、守纪、团结、向上”的班会,“勤学、乐学、自学、会学”的学风。这些优良风气是班级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力量和最佳的素质教育途径,从各个方面就能更好地贯彻实施有效教学方案,为培养跨世纪综合性强,素质高的精英人才奠定稳固的基石。

(来源:思想者园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