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教育繁星点点
教育繁星点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5,321
  • 关注人气:5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考语文资料:古诗阅读欣赏题(1)

(2022-04-20 12:47:01)
标签:

语文

学习

复习

方法

分类: 学好功课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解读:“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诗之首紧接白诗尾,点明自己在巴山楚水这荒凉地度过了二十三年之久,表现了诗人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两句通过用典,表现出了诗人十分复杂的心情。阔别已久,今朝归来,人事全非,抒发了无限惆怅的心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自喻,固然不无惆怅,却也颇为豁达。本联含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这一联,突然振起,一变忧伤低沉的情调,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便乘势而下,表现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振作精神,投向生活,表现了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中考语文资料:古诗阅读欣赏题(1)

考点梳理

1、解释加点的字词:

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    到乡翻似烂柯人

二十三年弃置身      暂凭杯酒长精神

2、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3、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提示诗句的含义。

4、这首诗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5、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颈联作简要分析。

6、写诗人用异常达观的态度来应付世变,含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的诗句是(   )。

7、通过用典,表现诗人十分复杂心情的诗名是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乐天”指谁?

9、诗的首联与白诗的尾联相应和,表现了什么?

10、颔联表现了诗人十分复杂的心情,具体指的是什么?

11、颈联刘禹锡以“        ”和“        ”自喻,固然无不(    ),却也(     )。

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中,诗人为什么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

14、对颈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颈联展望未来风光,形象壮丽,显出了慷慨昂扬的气概。

B.诗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发展变化,蕴含哲理。

C.诗人在诗中用“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显得十分悲观。

D.诗人借他创造的艺术形象,表现了他旷达的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15、“见赠”中的“见”字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生活中还有相同解释的词语,、试举两个               

1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原意是什么?现在人们赋予它什么新意?

2、《次北固山下》

解读: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一二句写青山与绿水掩盖不住旅途忧郁的情怀;三四句写江水浩渺、视野开阔的景色;五六句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七八句抒写思乡之情。这首写景诗的特色是借助长江风景的描写,写出诗人的乡愁乡思,即景生情。

考点梳理

1、默写

             ,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

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诗句是:              。(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美景的诗句。)

诗中流露出诗人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的诗句是:        

在写景叙事中表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诗句是:              。(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或借时序的交替,让诗人顿生思乡之情的诗句。)

借“雁足传书”的故事来寄托乡思愁绪的诗句是:           

你学过的古诗中与“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哲理一致的诗句有:              

2、理解:

“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非常形象地写出了       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不少于20个字)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本诗的特色,诗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诗中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它表达诗人     的思想感情。

3、选择: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其哲理意味着( 

A.当残夜还未消失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还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具有新事物必然寓于旧事物之中的道理。

B.“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的匆匆不可待,表达一种“时不待我”的紧迫感。

C.作者将“日”“春”放在“生”“入”之前,并且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D.全诗妙在描写景物节气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力量。

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两句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失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现出了春意。

B.日出残夜表示地域的交替,春入旧年表示了时序的交替。

C.把“日”与“春”当作美好事物的象征。“生”与“入”使景色拟人化了。

D.在描写景物和时令的变化中,提示了自然规律,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3、《天净沙·秋思》

解读: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前三句全是写景,但又句句写出游子的客愁与乡思。“枯藤”一句写秋天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喧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小桥”一句推出一幅幽静恬静的画面,与前句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引发游子的乡思。“古道”一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寂寞的心情。以上是第一层。最后两句是第二层,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夕阳”句点出时间,并照应上文的“昏”字。“断肠”句直抒胸臆: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此曲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

考点梳理

1              ,古道西风瘦马。

2、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愁的句子是         

3、点出特定时间,照应“皆”字的一句是:        

4、诗中抒写游子羁旅之情的句子是:          

5、全曲的主旨句是:          

6、崔颢的《黄鹤楼》中       两句诗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达的心境相似。

7、点明全篇主旨的一个词是        

8、小令描写的景物带有鲜明的时令特征,如与“秋”、“夕阳”相照应的景物就有             。直接点明时令的一个词是       

9、小令前四句写     ,后一句写      。前四句被一条红线串起来,构成一幅“秋景图,这条红线是       

10、诗人在构图上,成功地运用了映衬手法。一面是秋风萧飒中的“枯藤老树昏鸦”,一面是“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这是        相映;而“流水”与“小桥”是     相映;写景与写人是       相映。

11、这首曲抒发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在表达手法上是       

12、曲中的“断肠人”此时因何而“断肠”?

1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小令的情调是既低沉又欢快,因为曲中“枯藤老树昏鸦”这样凄凉的景物,也有“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美好的景物。

B.这首小令以直接抒情为主。

C.借景抒情是这首小令的特点。四句有三句半写景,字字浸透着流落天涯的游子的凄苦。

D.深秋日落,乌鸦老树,行人旧家,但作者“断肠”而回了家。

14、下面对这首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B.作者描写了九种事物,极力渲染了悲凉气氛,表现了长期在异乡漂泊的游子的怅惆之情。

C.这首小令,情调虽然低沉,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D.小令除最后一句写人外,全是写景,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